歸根結底,寧財神在乎的不是“二次元”,而是大眾傳播。
“能描述下你抓住的塔尖嗎?”
“能描述也不能告訴你啊。第一它未必準確,第二確實是商業機密。”寧財神狡黠地說。
他蹲到電腦椅上,得意地展示自己剪輯的日語版《龍門鏢局》預告片。
“如果審查允許,這個最接近我的趣味。”
“那……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吧?”看著屏幕裡“基情四射”的劇情,以及最後致辭“那些年,被我挨個掰彎的摯友”,我有點懵。
“你看你又在預設那些假的用戶。這個版本在沒有大號推的情況下,是所有預告片裡轉發量評論數最高的,將近10萬條。”
“二次元就是全世界。它比你想象得更有影響力和持久力。因為二次元代表著好奇心、探索邊界的願望和相對溫和的價值觀。這樣的人肯定能影響生活裡周圍的人,他們在生活裡負責推薦作品,因為他看片量大。”
這些“二次元”同時也最殘酷。他們隨時吐槽,更慘是槽都懶得吐,轉身就走。
要抓住這些觀眾,寧財神摸到的訣竅是“大信息量”。但“大信息量”,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觀影。對於《龍門鏢局》首輪電視播放收視率的不甚理想,寧財神樂觀估計二、三輪播放收視會高於一輪。
“到二三輪觀看的時候你就會放鬆下來,看到和喜劇有關、和人物有關的東西。美劇《拔苗助長》就是這樣,它在Netflix上的討論熱度始終都沒降過,每次看都能發現新的東西。”
“與敵同眠”
與其說觀眾是“上帝”,寧財神認為觀眾更像是敵人。創作就是從頭到尾的作戰過程,他稱其為“與敵同眠”。“我在試圖控制你的情緒,你在試圖反擊不被我控制。我想讓你哭讓你笑,但你可能會覺得‘這有什麼啊我都見過’。”
在《龍門鏢局》裡,觀眾吐槽最多的就是不好笑和愛說教。這也是文藝工作者一種常見傾向,在小心翼翼的討好觀眾並獲得成功後,難免要醉心於個人表達。但這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的致命傷。所以,商業劇作者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受挫之後,再進行回調,努力尋找娛樂觀眾和個人表達的平衡點。
《龍門鏢局》失掉了這種平衡,劇集表現不穩定,寧財神覺得主要是自己編劇的問題。首次擔當監制的他被制片、營銷各種事務占去了太多精力。
制片的難度首先在於《龍門鏢局》的景由片方自己搭建,而沒有選擇橫店。
“橫店是我覺得最不適合拍戲的地方。於正的戲場景都美輪美奐,但是很難相信人會在裡面生活。沒有細節,生活感的缺失導致每一個環節都不可信。”
自己搭景比橫店拍攝多花了1700萬元的費用,這便有了《龍門鏢局》裡驚呆小夥伴的植入廣告來填補虧空。有媒體根據這些植入廣告推測《龍門鏢局》的吸金能力,寧財神說廣告簽的快,真沒賺什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