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中評社 孫儀威攝) |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記者 孫儀威)台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上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兩岸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NGO)的問題上,大陸應該就“一中框架”展現出更多彈性,對台灣應更加包容。另外,丁仁方表示,大陸方面大可不必對台灣在其參與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時所使用的名稱過於敏感,因為畢竟非政府組織多為功能性的民間組織,鮮有主權意涵。
小組討論“略顯激情” “一中框架”應更具彈性
丁仁方表示,在10月11日下午的“兩岸涉外事務”小組會議上,有些學者在遣詞造句上略顯“激情”——例如,在談論大陸對於台灣“國際空間”的限制上,有人使用了“打壓”一詞。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甚至打圓場說,不應該用太刺激的言語,要互相尊重對方。
當日下午的小組討論亦涉及“兩岸非政府組織在涉外活動中的互動規則”之議題,丁仁方認為,對台灣而言,非政府組織是純粹的民間組織,同政府沒有關係。在許多國際非政府組織中,沒有非常明確的主權意涵。他認為,既然國際非政府組織不涉及主權問題,那麼“如果連這樣純粹的民間組織都不開放空間,那在別的地方還能有什麼樣的‘開放’呢,所以這樣就回到了‘一中原則’”。
他表示,兩岸民間對話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條“活路”,讓“一中框架”更能符合兩岸的需求。雖然大陸方面表示“一中框架”比“一中原則”更具彈性,但就很多議題而言,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往往又回到了“一中原則”。所以,如何讓“一中框架”展現出比“一中原則”更為豐富的內涵,且更能為台灣人民所接受、乃至未來可以作為兩岸交流的平台,這是需要大家一起來思考的,但就現階段來說,大家仍共識甚少。
“張王會” 於兩岸場合實現的可能性更高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10月6日在印尼巴厘島陪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之後,與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郁琦進行了簡短寒暄。張志軍表示兩岸有關部門應加強交流溝通,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王郁琦提出希望與張志軍實現互訪,張志軍表示贊同,歡迎王郁琦在適當時候到大陸參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