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諾獎得主席勒:中國房價泡沫不一定會很快破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7:46:31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北京時間10月14日晚上7點,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單,尤金.法馬(Eugene Fama)、拉爾斯.彼得.漢森(Lars Peter Hansen)、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因“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獲獎。

  雖然流派和信仰各異,觀點及研究領域也不完全相同,但他們都通過不同的方式,證明了資產定價的一些理論,在原來理論的框架下提出了如何利用真實的數據來驗證這些理論方法和研究成果。

  中國弟子對席勒的四大印象

  此屆諾獎獲獎者之一的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教授,正是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教授在耶魯大學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時的導師。2009年12月9日,席勒教授也曾應邀出席了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EMBA項目的啟動儀式。

  “我為您感到高興和自豪,您獲得諾獎完全實至名歸,歡迎您之後經常來中國看看。”在得知導師獲得經濟學界最高獎項的第一時間,朱寧向席勒教授發送短信表示祝賀。

  1946年生於美國底特律的席勒教授,就職於耶魯大學Cowles經濟學研究基地,是斯坦利.裡索(Stanley B. Resor)經濟學教授。他作為當代行為金融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視為新興凱恩斯學派的重要成員之一,曾獲1996年經濟學薩繆森獎(Paul A. Samuelson Award)和2009年德意志銀行獎(Deutsche Bank Prize)。

  “席勒教授作為我的導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個方面,他給我的啟發也並不局限於學術研究。”朱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在2000年前後,朱寧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時席勒已經接近60歲高齡,但他依然對各種經濟現象保持著特別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一直對中國包括房地產、資本市場在內的話題保持著非常強的關注度,席勒的這一特點讓朱寧印象深刻。

  朱寧回憶說,對席勒的第二個印象是他的思維從來都不受主流經濟學和現成理論的影響,他一直教育學生自己去找尋答案,而非從現成理論來看待問題。“我覺得正是因為這種精神,他才提出了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過度波動的觀點,和對整個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由於人類行為的一些複雜因素所導致資產定價的現象的解釋,從而開創了行為金融或者說過行為和心理學來解釋資產定價的先河。”朱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席勒注重將經濟學理論研究與政策和社會相結合,他不斷地著述和游學也讓朱寧深受影響。席勒曾撰寫了全球廣為流傳的《非理性繁榮》和《動物精神》等通俗讀物,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在演講中引用他的“非理性繁榮”概念。從《非理性繁榮》開始,在過去10年裡,席勒基本保持以每兩年一本書的速度在寫書。“去年來中國的時候,他還鼓勵我寫書,他說,‘我覺得以你之前的研究和回到中國的所見所想,現在應該考慮寫一本書。’所以才有了我今年即將出版的《投資者的敵人》。”朱寧向《中國經濟周刊》談道。

  席勒教授經常參與世界經濟論壇、政府機關和商業機構的活動,把他的研究以通俗化、大眾化的方式,如著書和演講,普及給大眾,在朱寧教授看來,這是他與其他經濟學家不同的地方,也是朱寧對他的第四個印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