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會在戰略上打第一槍
彭光謙:從理性上講,日本不應該挑戰中國,它不夠資格跟中國對抗。明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近來日本國內有人瘋狂叫囂要重溫“甲午榮光”,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20年前的清王朝,日本也不是當年的日本。日本戰略空間狹小,戰略資源奇缺,經濟結構脆弱,兩頭在外,其軍事力量充其量是一種依附型、戰役型軍事力量,跟中國這樣獨立自主、有強大戰略反擊能力的國家較量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們不希望打仗,如果安倍利令智昏,錯估形勢,必將葬送日本的未來。
馮昭奎:現在的情況是,日本頻頻挑釁中國,但是不敢大打;中國已經做好了應戰的準備,但不想打、也不怕打;美國是兩邊勸,因為中日關係不打不和的狀態對美國最有利,因此美國的態度是不讓打。在三者當中美國的態度最關鍵,但美日互有所求的同盟關係,決定了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實際上是站在日本一邊的,而中日一旦開打,美國對日本必定會從“暗助”轉變為“明幫”,決不會袖手旁觀。中國堅決維護對釣魚島的主權,並不意味著要挑戰美國霸權,換句話說中國“維權”不構成對美國“維霸”的威脅,美國犯不著為了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幾個小島,為日本火中取栗,搞砸和中國的關係。
宋方敏:就美國來說,一個財政經濟日子不好過,又靠戰爭機器發財的國家,要讓它不在軍事需求上找出路,也不可能。奧巴馬的“再平衡”戰略,說白了就是看到中國發展勢頭和亞太重要性,進行一種擴張性的軍事戰略調整,開拓新的軍事經濟需求增長點,所以對美國不能抱有和平幻想。
不過,今天不如以往,真打起來對美國也不利。安倍想靠軍國主義救日本,他在釣魚島問題上是“押寶”,表面上替美國“鬧事”,實際是逼美國“上套”,其意圖不在“爭島”,而在“鬆綁”,恢復“正常國家”待遇,然後就可以擺脫美國控制,實現戰略野心。如果這個陰謀得逞,受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和周邊國家,美國可能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它不僅會失去一個“附屬國”,而且可能造就一個“復仇對手”。
楊毅:維護國家利益,要做到兩句話,第一,堅定有力,就是增強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和敢於使用力量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與意志;第二,適度有節,就是堅持“有理、有利、有節”,講究策略。中國是泱泱大國,熱愛和平,我們希望和平解決糾紛。釣魚島問題也是這樣,中國不願意打,但是也不怕打,我們堅持不在戰略上打第一槍,但絕不給對手打第二槍的機會。(本文整理自環球時報2014年會“中國改革勁,亞太變數多”第三議題“東海、南海摩擦會上升為軍事衝突嗎?”的發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