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第三類人,他們確實是閑得發慌了,拿著錢想去做點事兒。像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富豪古根海姆家族的派吉‧古根海姆,她叔叔所羅門‧古根海姆是著名的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收了許多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印象派的名作。她接到一大筆遺產,就想與叔叔比。她肯定不行,乾脆收當代的東西來充實生活內容。派吉當時在意大利收藏的藝術品,要意大利政府評估,一開始意大利方面不待見她,直到後來她的家屬要把那些藏品拿回美國,意大利方面馬上就表態了,稱她收的是國寶不能拿走。
收藏家逐步分化演化為私欲和公心兩條線
收藏家的演化,我認為是他們逐步走出來的。其中的一部分人就真的變成了收藏家,像歷史上的張伯駒、潘達于、徐悲鴻,都是我們非常敬仰的。還有一部分人就成了投資家,正如剛才史館長所說,他們的功能發生了變化,收藏家也是會賣東西,但是一直以“買賣”為主的就不能被稱作收藏家了。我認為大陸目前95%的人收藏都是為了投資,當然這無可厚非,西方有了市場經濟以後,人們發現有些東西買了以後放幾年,再賣出去能賣更多的錢,那麼也就變成了投資。
前期的階段,我認為收藏家是沒有演變分化的,而後來則演化成為私欲和公心這兩條線。以私欲來說,就是想不斷去擁有,像和珅那樣的,他收藏那麼多寶物主要還是為了斂財。另一種則出現了古根海姆、阿斯特夫人、張伯駒這樣的人。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禮品文化”盛行,初期主要以送煙酒等實用品為主,但現在如果你拉一車的茅台去求一個大官辦事,好像也起不到什麼的作用,這樣一來,送藝術品的效力就彰顯了出來,對雙方都感覺不俗。
因此,收藏家如何演變,主要還是看他們後期選擇什麼樣的路來走。選擇高尚的人,守護和傳承了民族的傳統文化。正所謂“人生識事糊塗始”,這些人一開始的時候糊裡糊塗的在收喜歡的東西,後來個人的價值慢慢展現,別人再一推薦、一宣傳,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收藏家,當然就應該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了。
曹興誠:銘山兄說得很有道理,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何國慶。國慶在很早以前就成立了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很有系統地研究了晚明和民國時期的書法。國慶跟其他收藏家走的路子不一樣,請國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