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1日電/香港政府2011年曾向全體居民每人派發6000港元,這一倣傚澳門政府的做法,一度引發巨大爭議。香港特首梁振英1月18日發表《香港家書》強調,“派錢”政策將告一段落。他說,雖然特區政府有充裕的財政能力,但“錢應該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新的扶貧措施獲肯定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梁振英在《香港家書》中解釋了他1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扶貧新政策。
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為二人以上的在職人士家庭每月提供600至2600港元的津貼,涉及總開支30億港元。此外,特區政府還將加強對學生和貧困老人的資助,包括本學年將增加三成“學習支援津貼”,為內地就讀的港生提供最多1.5萬港元補助,將老人生活津貼擴大至移居廣東省養老的貧困人士等。
香港近年經濟發展平穩,特區政府如何使用財政盈餘成了一大課題。2011年,港府給全體香港居民每人派發6000港元,結果引發巨大爭議。《施政報告》所提的新扶貧政策則獲得香港輿論的普遍肯定。輿論認為,新措施“順應民意,動作果斷”,惠及基層和弱勢社群,是近年少有之舉。
“派錢”違反核心價值
“我多次公開、坦誠地說過:即使財政充裕,我亦不主張向全體市民派錢。我認為錢應該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用於改善全港市民生活質素,用於提高全港的競爭力,用於培育下一代和長遠投資。”在《香港家書》中,梁振英再次解釋為何停止“派錢”。
香港的“派錢”之舉,實際上是效仿自澳門,後者自2008年開始,至今已9次給居民派發現金,每次5000至9000澳門元不等。香港社會一度對澳門頗為羨慕,但2011年港府倣傚澳門做法“派錢”後,卻引發不少批評。反對意見稱,香港政府派出的2000億港元,足夠建設30間科技大學或瑪麗醫院,市民一旦習慣派錢,對派錢有預期,會“攤大手板”,此舉違反香港核心價值,香港人應該自力更生、勤奮上進、努力工作。
不簡單照搬但值得學習
雖然都是財政有盈餘,但澳門與香港的情況其實頗為不同。澳門有能力持續向居民派錢,主要是由於經濟保持高速增長。2010年至2012年,澳門經濟增長年平均為19.5%。各項經濟數據都居於全球經濟體前列。
香港《文匯報》文章指出,澳門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經濟成就,一方面是因為博彩業提供的高額稅收;另一方面,則是澳門能夠善用中央給予的各項支持政策,積極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讓澳門經濟能夠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橫琴島的開發便是一例。
文章認為,香港不少條件都優於澳門,但近年卻陷入政治內耗的泥沼之中,導致競爭力下滑,特別是中央“挺港”與兩地合作的政策和發展項目,都在泛政治化環境下受到影響和阻礙。香港必須借鏡澳門的發展經驗,排除泛政治化干擾,放下爭拗共謀發展,才能鞏固和發揮香港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