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錢尚文(河北省張家口市)先生提出“兩岸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分享相對獨立的治權。……有邦交的國家中,各自代表中國行使權利。……其國際組織中,‘中華民國’政府以中華台北名義代表中國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相關事務。……將兩者絕對等同,就有可能在國際上造成事實上的兩個中國,給將來兩岸和平統一留下難以估量的隱患。所以這種政治安排絕不是合情合理的安排。”(錢尚文,2012-12-28國家統一前政治安排如何做到合情合理 )
上述的“合情合理的安排”的特點,有些類似美國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的建議“北京應該更有度量地在這個議題上展現善意,因為這對台灣非常重要”(給台灣國際空間有利中共國際關係,2013-12-13)。然而從胡錦濤的“胡六點”提出“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不就是希望在一個中國的前題下,找出“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的解決方案嗎?所以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的癥結,並不在“北京應該……”,而是在台北並無在“一個中國的前題下”去談的意願,其結果就只能對北京提的“合情合理”建議,而台北永遠覺得不夠“合情合理”,或根本不“合情合理”。
從判斷“合情合理”的標準類來看,俞正聲提出“民心到不到”的問題。他說:“民心到,內涵就能放大,速度就可加快;但若民心不到,就適得其反。”(民心到就是合情合理的安排,聯合報社論,2013-05-25)張志軍提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問題。他說:“考慮到現實問題以及一個中國的基礎,尋求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就是合情合理的安排。”(張志軍,一中框架下兩岸應探討“合情合理”政治關係,趙琬儀台北特派員,2013-05-24,大公網。)
另外有建議:“充分尊重台灣”的文章說,“北京只有充分尊重台灣在兩岸統一前的身分與地位,才可能有合情合理的安排。未來兩岸任何一方過於堅持己見或採取強勢作為,皆無助於化解分歧,反易於加劇兩岸政治互信與民族認同的疏離感。”(合情合理安排台灣國際空間,2012/12/07,)有的提出以“牢固的一個中國共識”,文章提出“台灣的國際空間無法脫離兩岸關係,兩岸關係在台灣的國際空間之上,沒有牢固的一個中國共識,台灣的國際空間就到了極限。”(台灣國際空間的“極限”,華夏經緯網,2013-03-25)
從“合情合理”的過程來看,俞正聲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說:“合情合理安排兩岸在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是一個‘進行式’,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要不斷探索商討,這沒有現成模式,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需要兩岸民眾能夠接受,取決於兩岸雙方共同的努力。他指出,相向而行,是指大家都向一個中國的目標去走,而不是背向而走;如果背向而行,‘合情合理’安排的目標就出不來了。”(俞正聲頻發聲自下而上推動兩岸政治對話,2013-5-23)過程如何做才“合情合理”呢,俞正聲提出過兩個建議:一是在2013年2月的對台工作會議上,俞說“要鼓勵兩岸學術界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2013年2月19日,俞正聲出席2013年對台工作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到了同年的3月俞正聲說,“馬先生得創造環境啊”,他如果想做,總要支持民間的政治對話論壇,和平協議、教育文化交流總要促進吧。(兩岸政治安排得創造環境:記者林則宏/北京,2013/03/23,世界新聞網)也有文章建議“最可行的方法是以堆積木方式,選擇單純性、互利性的小合作、小協議著手,慢慢堆疊出大協議。”(合情合理安排堆積木推進統一,2012-11-18)
細讀以上的文章,可以發現:
第一、“合情合理”本身就是值得大家深入討論的議題,大家的意見也不一致,因此,真正引起關切的共同而細緻討論的、精準討論的也不多。
第二、“合情合理”的頂層設計的設想,不論多“合情合理”,都不能忘記一個簡單邏輯困境,即兩岸接受任何“合情合理”的頂層設計之後,到雙方達成“合情合理”的頂層設計之間,兩岸的身份和定位是什麼?邏輯上說,此一身份和定位未定,則兩岸關係不知道是“誰與誰在談”;但是如果說兩岸在達成“合情合理”的頂層設計之前,就已經同意了“身份和定位”的情況下,那就無需再談了。
第三、王毅說:“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對“合理”的說明,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合情”是很不容易達到的,因為兩岸所謂的“合情”是在“一個中國”基礎上的“合情”,因此,很難使一部分的台灣人民覺得是“合情”,他們會認為“一個中國”就是強加於人,不論他們的認定是否為“是”,都說明兩岸的所謂的“合情合理的安排”,幾乎沒有可能性。
當然本文無意否定上述的文章作者的努力和熱情,以及他們的某些創意,然而,從嚴謹的邏輯作分析,縝密地檢視思惟的缺漏,原本就是作研究的基本要求,只有經歷這樣的對話,才能使建議更具有可行性。
“合情合理的安排”的反思
1979年之後,中共配合建設國家的發展策略,及台海客觀環境的變化,將對台政策從解放台灣到和平統一,隨後到了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一國兩制”的設想。當其時也,鄧小平認為這是“最合情合理”的兩岸統一的安排,在鄧小平的國家建設的策略中,應該是唯一有頂層設計的政治工程。然而,形勢的變化和實力上的制約,使得“一國兩制”的設想在兩岸關係上,一直未能成為現實。其後到了九十年代江澤民的“江八點”,也有許多新建議:如“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統一分兩步走”、“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兩岸領導人總要有來有往”等;在大陸看來,這些也都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但是,兩岸的“三通”到了中國國民黨2008年再執政才簽訂,經貿合作ECFA到了2010年6月才真正簽訂,其他的事項迄今未成事實。胡錦濤的“胡六點”提出兩岸在和平發展時代,可以做、應該做,必須做的“合情合理”的事,馬政府迄無完整全面的回應。
在中華民國方面,1991年2月由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簡稱國統會)於1991年2月23日國統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於同年3月14日獲行政院2223次會議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甚至連民進黨掌權時期的“四不一沒有”、“統合論”、“建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等,應該說也都是台北方面認為“合情合理的安排”,當然這些也都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馬政府最近提“APEC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更是一再強調這是“適當場合、適當時機,以適當身分進行”的會面,(王郁琦,兩岸領導人見面APEC是適合場合,大公報,2013-12-31)北京則不以為然。(台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答問, 2013年10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