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調控定力,使經濟增長處於合理區間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而調結構、轉方式在一定時期內又必須犧牲一點速度。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一矛盾?在這方面,習近平在國內講話和對外賓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時,提出了很多重要觀點,強調保持經濟增長的合理速度,保持調控定力,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
其一,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係。
經濟發展並不能完全等同於經濟增長。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指出: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在評價工作和考察幹部時,不能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他強調,要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要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不斷增強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後勁。
其二,我國經濟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
這是習近平2013年4月8日在同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表達的觀點。說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維持超高速帶來的資源、能源、環境壓力太大,事實上是不可持續的;說不必要,主要是我們在提出中長期發展目標時就充分進行了測算,實現我們確定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夠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經濟增速。
其三,我國經濟完全有可能保持較高的增速。
針對中國“經濟崩潰論”等各種不看好中國經濟的觀點,習近平強調:“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因素很充分。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抱有信心。中國不會落入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大勢和環境,他指出,我國經濟具備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仍將處於發展的上升期,前景十分廣闊,這主要是由於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帶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社會生產力技術雄厚,生產要素、綜合優勢明顯,體制機制也在不斷地完善,同時“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也將給中國的經濟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動力。所以經過努力,我國經濟增速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較高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