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兩周時間裡,人民幣匯率下跌1.3%。 |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英國《金融時報》3月7日載文《人民幣只能貶值?》,摘要如下:
在今年2月底於悉尼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間隙,人們的主要話題之一是,一向堅挺的人民幣匯率為何中途突然掉頭向下。
在過去兩周時間裡,人民幣匯率下跌1.3%。
在此次急劇下跌之前,人民幣一直穩步升值,尤其是在國際會議召開之前——升值政策與中國政府長期宣稱的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目標相符。
早先人民幣的緩慢升值也暗含著對部分美國財政部官員和政客的指責的反駁,中國被指責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以便支持出口機器的運行。
摩根大通(JPMorgan)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中期以來,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上漲近20%,僅去年一年就上漲近10%。那麼如何解釋人民幣最近出現貶值以及目前貶值的原因呢?
除了中國政府通常宣稱的決心要讓人民幣在從貿易流動到央行儲備等各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因素以外,還有其它很多理由讓人們對人民幣前景保持樂觀。
雙向風險
儘管中國政府表面上嚴格管控資本項目可兌換,但境內外的人們總能找到規避的辦法。澳新銀行(ANZ Bank)研究發現,由於人民幣匯率不斷走高以及人民幣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央行將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去年流入中國的資金達到約5000億美元。然而回過頭來看,如果資金流動發生逆轉,人們也不應感到意外。幾個月來,中國人民銀行(PBOC)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的監管官員們私下表達了對熱錢入境的擔憂。他們還向外界表明,希望人民幣不要成為一種只能單向押注的貨幣。中國有關部門可能很快會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交易區間——目前的交易區間為中間價上下1%,這應該也會讓人民幣匯率變得不那麼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