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應怎樣紀念甲午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8:45:14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座落在山東省威海市,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日本新華僑報》3月31日載文《中國應怎樣紀念甲午歷史?》,摘要如下:

  近日,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與《參考消息》聯合推出了大型專題報道“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多位知名軍事專家紛紛撰文,從民族精神、實力對比、戰爭準備等不同角度入手,總結經驗教訓,指出啟示。據悉,網站、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也在同步開展集成報道。

  對中國人而言,除了表示幹支紀年,甲午一詞更承載了中華民族曾經的榮辱興衰。甲午戰爭結束後簽訂的《馬關條約》,不僅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半封建程度,造成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日格局發生逆轉,日強中弱的局面出現,也是從此開始的。

  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後,兩國關係在八九十年代一度處於蜜月期,但21世紀初,小泉的參拜行徑導致了不和諧音的出現。雖然破冰之旅一度讓緊張的態勢有所緩解,2013年底安倍的拜鬼之行,還是使2012年9月以來陷入冰點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安倍“親手關閉了與中國對話的大門”。

  如此種種,無不凸顯了在2014年這一本世紀首個甲午年紀念歷史的重要意義。若注意到當今的中國青年人成長在和平年代,理解那段塵封的歷史難免存在隔膜,如何更好地紀念,仍然不失探討的價值。

  首先,紀念甲午歷史,充分了解史實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對於發生在1894年的戰事,中國稱為甲午戰爭,日本稱為日清戰爭。通過敘述口吻,原本不難判斷發言者的立場,但略加留意不難發現,在中國,使用“甲午日清戰爭”等說法、顛倒事件發生順序等,並非個別現象。其折射出的,恰恰是民眾對史實所知有限,甚至存在誤讀。因而,紀念歷史,應當從普及基本的史實做起。

  史實,即歷史的本來面目。觀點、結論是一以貫之的脈絡,史實則是其上一顆顆閃耀的珠子。掌握充足的史實,有助於加深對一段時期內歷史的了解,進而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結論。為避免重蹈覆轍,深刻反省,歸納、總結出可資借鑒之處,積極意義自不待言,而這些內容由領域內的行家給出,可信度、說服力都得以確保。但是,史實的選擇往往因論證的需要而有所取舍,僅僅熟悉用於支撐論點的史實,難免失之於片面。為此,公布、披露更多的細節,並非無用之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