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梯隊年輕官員夯實中國政治基本盤
在當下的官員序列中,"678"結構維持了中國的整個政治基本盤,由他們組合構築起來的政治網絡是中共的希望所在。吐故納新交替有序,呈一個完整的遞補狀。
"60"後出生於文革初期,童年在動蕩不居中度過,他們見證了特殊歷史時期的很多可能性,學業進程被一段段撕裂。由此環境塑造了一種謹慎、不懼辛勞、渴求新知識、極力維護到手成果的一種穩妥個性。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從最基層最艱苦的地區摸爬滾打起來的,他們中最年長的人現在也不過54歲,距省部級正職的退休年齡也還要11年。他們中的佼佼者已身居高位,主要集中在省部級,也有個別先行者已身處國家領導人行列,如孫政才、胡春華、周強三人已入列副國級,一只腳已踏入決策圈,未來還有更進一步的空間。退居其次的便是省部級,一再創升遷紀錄的陸昊、駐疆的行政主官努爾·白克力、"航天少帥"張慶偉、共青團掌門人秦宜智、"商"而優則仕的蘇樹林等,他們現在已是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或獨掌一部門的領頭人,如無意外,憑借現在的年齡優勢,晉級的路寬寬闊闊。再退其次,便是省部級副職一級的,如張國清、鄧小剛、陳剛、王曉、孫金龍、孫偉、趙勇、楊岳、李佳、王慶良等人,他們再進一點,就可主政一方或受命入京,還是因為年輕和耀眼的履歷。以上"60後"也呈現一個二級的三梯隊狀,他們距離進入這個國家的核心決策圈也只有十年的時間。
"70後"出生於一個解凍的年代,他們沒有經歷大苦大悲,但也并非是銜著金鑰匙出生的一代,那是一個膠著糾結的年代,處於各種力量的最後角力階段。他們成長階段完成了系統的教育,有很多甚至可以有機會去太平洋彼岸,他們的知識結構亦中亦洋,保守中帶著進取。他們在講究論資排輩的中國政治序列中,略顯年輕,最年長的現在也不過44歲,這是經營仕途的黃金年齡段,有為的官員基本處於廳局級,也有出類拔萃者如時光輝已官至省部級,還身處"升遷福地"上海,未來有多重可能性。另外如劉劍、周紅波、劉婕、陳新等都基本已成為地市一級的一把手,遠離政治中樞,這樣的職位能讓他們有機會以個人之義去面對各種局面,或複雜或棘手,更接地氣,為未來的進階打好堅實的基礎,當然治理好轄區是前提,這一關過好了,省部級就很近。
"80後"被負載了太多的負能量,也被稱為利己主義的一代。他們出生於一個蓬勃的時代,路綫上萬宗歸一,思想上百花競放,經濟上百舸爭流。從小學到大學到留學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塑造了更具專家潛質的未來官員。他們成長於一個充滿了競爭的年代,趕上了信息化的起步和發展階段,觀念與全球同步,更具現代的管理思維。他們也成長在獨生的家庭環境中,所以被後來賦予自私自利的標簽,這也成了仕途上被前輩所詬病的理由。他們中的大多都處於公務員序列的末端,但是正如本文的主題一樣,趕得早趕的好的,也已經身處中游,有些已經是廳局級的幹部,主政地市一級。如曾在媒體上遭熱議的周森鋒、張輝及董海濤們。他們朝氣蓬勃富有創新,但經驗的短板和難以應對複雜局面的缺陷將是未來晉升之途上需要積累和克服的。曾有媒體給"80後"官員冠以"五高一多一小"的標簽,即年齡小、團幹多、學歷高、起點高、換崗頻率高、升遷速度高和爭議度高,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善用者終善。
有為才有位,有位必有為,這個三梯隊結構是中國穩定、進取的保障,斷代是牽強的,傳承的基因才是轉化為合力的關鍵。
年輕官員的現實困境
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對一事一物的認識是"欲速則不達",只有夯實了基礎,循序漸進才能有始有終,否則可能就會變成拔苗助長。
在這種觀念的作用下,年輕官員就陷入了一個被長期質疑的陷進,質疑家庭背景掩蓋下的個人身份,質疑官員本身的素質能力。此前最好的案例便是"80後"邯鄲館陶縣代縣長閆寧在輿論的壓力下辭職一事,其中的內情現在不得而知,但這是一個"年輕官員"現實困境的樣本,凡是被冠以"年輕官員"的人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下都會遭遇到類似的輿論絞殺。
其實,這在根本上是一個制度的問題,領導幹部選拔不公開不透明,公衆就形成了慣性的質疑,只要是被媒體挖掘出來了,不管是基於公正的還是黑幕升遷,都會遭遇噓聲。身份的問題可以用制度來解決,就是程序正義,所有的升遷路徑都昭示於廣庭之下,是對公衆質疑的最好回應。但是個人素質能力的問題,非自己解決不行,當下的很多年輕官員都是通過考試考上去的,這種"考試型年輕官員"在處理實際問題時總會捉襟見肘,理論解決不了複雜的局面,只有經驗才能化解,所以二者結合才是未來的出路。多崗位鍛煉、多地區鍛煉才能積累更多化解矛盾和困難的絕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公衆的噓聲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民主監督的現代政治,惟有自身正才能百姓從,自身才是解決問題的秘鑰,"政壇花瓶"的形象需要自己去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