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哈馬斯和法塔赫為什麼鬧不和?
答:法塔赫的阿文意思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阿拉法特那一輩人是當年的骨幹力量,領導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一次“因提法達”,即巴勒斯坦人起義。1993年,阿拉法特和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簽署著名的《奧斯陸協議》,第一次“因提法達”結束。法塔赫期望能以和談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占領。
哈馬斯的阿文意思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奉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主張政教合一。該組織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認為只有武裝鬥爭才能換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因此,美國等西方國家將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以色列也多次表示,如果哈馬斯進入巴勒斯坦政府,以色列就將關閉與巴勒斯坦和談的大門。
可以說,法塔赫與哈馬斯之爭,是巴勒斯坦內部元老派與少壯派之爭;阿拉法特在世時,巴勒斯坦內部派系之爭尚有約束。阿拉法特去世後,派系之爭,尤其是這兩大政治派系之間的爭鬥趨於表面化。2006年,哈馬斯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巴勒斯坦第二次大選,得以出任總理並組閣。這使法塔赫這個老牌民族主義機構受到打擊,不願與哈馬斯主導的政權合作,特別是在安全部隊指揮權這個問題上不肯讓步,致雙方緊張關係持續升溫。2007年,哈馬斯武裝奪取加沙地帶,造成巴勒斯坦分治局面,直至今日。
問:法塔赫和哈馬斯此時同意組建聯合政府,有什麼玄機嗎?
答:這個問題有些複雜,回答起來有難度。既然是政治派別,肯定有其政治訴求,只是未必都擺在桌面上。
對法塔赫而言,此舉旨在爭取民心。2006年的大選,法塔赫輸得相當難看。在巴勒斯坦內部分裂後,法塔赫領袖、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與以色列和談中一直沒有什麼收獲,與此同時以色列不顧國際社會反對一再擴建猶太人定居點,這令巴勒斯坦人極為不滿。為鞏固法塔赫地位,阿巴斯必須有所作為。2012年,阿巴斯公開表示,巴勒斯坦首先謀求取得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然後實現內部和解,最後是統一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展開全面和平談判。當年年底,巴勒斯坦如願以償,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