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財力被固化,要改為據實安排支出;預算要有中期規劃,不能一年一定事
記者:預算方面改革的內容有哪些?
樓繼偉:預算方面改革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建立透明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強預算執行管理、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以及全面規範稅收優惠政策等七項任務。
要建立透明預算制度,核心是推進預算公開。今後要進一步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
研究清理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鈎事項,一般不採取掛鈎方式。雖然掛鈎在特定發展階段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也導致政府的財力固化。目前與財政收支增幅或GDP掛鈎的重點支出,涉及7類,占全國財政支出的47.5%。將近一半的財力被從上到下固化掉,很不科學也脫離實際,要改為據實安排支出。當然,取消掛鈎並不是否定某項事業的重要性,這7類支出都是重點,但保障重點不一定要掛鈎。
還要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財政的本質是中長期的制度安排,如果沒有中期規劃,預算一年一平衡,財政資金安排就會一年一考慮、一年一定事,不利於顧及長遠。有了中長期財政規劃,就會引導大家往前看,考慮我們應該做什麼事,有多少資源,要達到什麼效果。哪些是短板,要先把它做起來,在資金安排上保障投入,這樣更符合實際。
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過多、規模過大、資金分散,需要清理整合規範
記者:清理規範轉移支付,有什麼新舉措?
樓繼偉:轉移支付制度的核心並不是資金規模大小,主要看轉移支付的方式與結構是否合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偏小,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過多、規模過大、資金分散。
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過多不僅容易形成“跑部錢進”“撒胡椒面”現象,而且容易造成中央部門通過資金安排不適當地干預地方事權,甚至成了滋生腐敗的溫床。這是個大問題,要清理、整合、規範。今年專項轉移支付已從220項減少到150項左右,今後還要進一步減少。
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增一般、減專項、提績效”。“增一般”就是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的穩定增長機制,提高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公平性和公開性,“減專項”就是清理、整合、歸並專項轉移支付,“提績效”就是強化專項轉移支付針對性、時效性,建立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
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硬化預算約束,也是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所有支出應該是預算安排的,預算未安排事項一律不得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