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座用甲午戰爭賠款興建、在日本侵略擴張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鋼鐵廠,竟成了安倍政府鼓吹日本是“非西歐地區最早工業化國家”的最有力證據。日本政府若果真將其成功申遺,中國民眾情何以堪!
第三,該項目打著“工業遺產”的旗號,試圖為日本近代侵略擴張的元凶樹碑立傳。
日本的這個申遺項目,雖然採用了目前國際上比較熱門的“工業遺產”概念,但在其諸多子項目中,卻刻意加入了一所叫作“鬆下村塾”的學校。這所創辦於德川幕府末期的學校,何以成為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究其原因,不外是在鬆下村塾裡培養出了一些日本明治時代的關鍵人物,如甲午戰爭元凶、第一任韓國統監伊藤博文,甲午戰爭時日本陸軍第一軍司令官、號稱“日本陸軍之父”的山縣有朋,供奉於靖國神社的高杉晉作等等。
更值得琢磨的是,日本的這個申遺項目包括了九州地區的福岡、佐賀、長崎、熊本、鹿兒島5個縣,和本州地區的山口、岩手、靜岡3個縣,何以在申遺名稱上山口縣竟與九州地區並列?這不僅因為號稱“明治維新胎動之地”的鬆下村塾坐落於山口縣,更和山口縣號稱“政治縣”有關。
資料顯示,日本62位首相中有9人來自山口縣,數量之多位居日本各都道府縣之冠,除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外,還有曾在甲午戰爭期間擔任日本陸軍第3師團長、之後出任台灣總督的桂太郎,甲午戰爭時日本運兵通信負責人、第一任朝鮮總督寺內正毅,“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奏折提出者田中義一,當然也包括了安倍晉三和其外祖父、二戰甲級戰犯岸信介,以及岸信介的胞弟佐藤榮作。
不為中國民眾所知的是,這些人物的蠟像,現在都陳列在鬆下村塾的展館內。如果申遺成功,它們也將作為鬆下村塾的組成部分,以“日本明治時代工業革命遺產”的名義,頂上“世界遺產”的光環。
申遺理由抹殺歷史真相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013年9月1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曾這樣解釋“日本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申遺的理由:它“體現了日本成為製造業大國的歷史,並且涵蓋了岩手縣釜石市的遺產,若申請成功將對(3·11地震)災後重建援助作出巨大貢獻”。
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從日本方面給這個項目最初擬定的名稱——“九州、山口的近代化工業遺產群——非西洋世界的近代化先驅”,就可以看出端倪。即使是在其修訂後的申遺文本中,也直言不諱地強調日本是“非西歐地區最早的工業化國家”,因此申報這個項目具有“世界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