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申遺混淆歷史,日本已有先例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系統內,主要有三種保護遺產的名錄系統,即世界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保護檔案文獻為目的的世界記憶遺產。這其中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莫過於世界遺產。
截止到2014年,全球共有1007項世界遺產。其中既有故宮、金字塔、泰姬陵等巧奪天工的奇跡,也有四川大熊貓栖息地、黃石國家公園等自然瑰寶,更有像絲綢之路這樣溝通不同文明的紐帶,當然也包括了諸如黑奴貿易的象徵——塞內加爾戈雷島這樣的負面遺產。
不過所謂“負面遺產”,數量極少,爭議卻很大。其中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目前只有兩項:位於波蘭境內的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是舉世公認的負面遺產、二戰歐洲戰場的罪惡象徵;而日本於1996年成功申報的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就很成問題。這個項目的英文名稱直譯成中文,是“廣島和平紀念碑”,而日本人則直呼為“原爆點”,大肆宣傳原子彈爆炸的殘酷,渲染其國民的悲情,斥其為“負面遺產”,儼然把這裡打扮成了二戰亞洲太平洋戰場的暴力象徵。
殊不知甲午戰爭期間,以天皇明治為首的日本戰時大本營,就設在廣島;殊不知此後廣島更是日本發動歷次侵華戰爭的軍力集結和發兵之地;殊不知在二戰期間,因為日本陸軍運輸部、工兵作業場、當時日本最重要的軍工企業三菱重工都設址於此,廣島最終成為日本的“軍都”。可二戰才結束半個世紀,日本就把“原爆點”成功申遺,加上年複一年搞的紀念活動,廣島作為日本“軍都”的身份逐漸被刻意抹去,反倒搖身變成了和平的象徵。
於是施暴者成為受害者,邪惡與正義似乎混淆得面目不清。在2014年6月,中國宣布將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珍貴歷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竟公然聲稱中國“政治性地利用教科文組織,沒有意義地聚焦於日中之間過去的負面遺產,對此極為遺憾”。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們不接受日方的無理交涉,也不會撤回有關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