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3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2日發表題為《亞洲交易所密切關注滬港通試點》的報道稱,亞洲的交易所正緊張地關注著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場的一項新互聯互通機制,同時在考慮如何讓自身保持競爭力,因為它們擔心這一新機制將吸走全球基金經理管理的大量資金。
報道稱,在亞洲股市成交量低迷之際,亞洲各交易所的管理人士擔心,若滬港通取得成功,而其他亞洲交易所自身又不採取跟進措施的話,那麼投資到這些交易所的資金將會減少。該試點項目將在10月份啟動,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數據顯示,該項目的總市值將達到5.5萬億美元。
據報道,中國領導人4月份宣布了滬港通試點項目。這項新機制將允許內地的投資者買賣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同時海外投資者也可以經由香港更加容易地投資於在上海上市的股票。目前,海外投資者中只有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投資額度的機構投資者才可以直接投資中國國內股市。
報道稱,一直跟香港爭奪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加坡試圖搭上滬港通的順風車,新加坡已開設了一間辦公室,能直接連接到香港交易所為高頻衍生品交易而設的新數據中心。
新加坡交易所銷售及客戶部主管周士達稱,該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直接連接可以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如果滬港通試點取得成功,那麼新加坡交易所也將從中受益。
隨著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加劇,各地交易所合併的交易正在增多。在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呼籲建立一個綜合性交易所,從事從股票、利率產品到大宗商品等一系列產品的交易。
據報道,日本交易所集團正考慮為這樣一個綜合性交易所提供技術,日本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貨交易所東京商品交易所的交易系統使用的就是這種技術。日本交易所集團還在考慮替換現有的交易系統。如果這樣的綜合性交易所得以建立,那麼日本投資者的投資活動將簡化,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東京商品交易所將朝一體化邁進一步。
報道稱,韓國證券期貨交易所對滬港通試點的實施持警惕態度,擔心該交易所吸引的資本將會因此下降。如果滬港通成功實施,那麼內地A股將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新興市場指數,該指數追蹤價值大約4.1萬億美元的股票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