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反壟斷當局8月20日對10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開出了中國史上最大罰單。 |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針對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企業,中國的反壟斷部門正在強化反壟斷調查的力度。中國政府以結成價格卡特爾(聯盟)為由對12家汽車相關的日本企業進行了調查,並對其中的10家日企處以合計超12億人民幣的罰款。
日本經濟網8月28日載文《中國強化反壟斷值得歡迎》,文章說,此外,中國反壟斷部門還以涉嫌捆綁銷售軟件和收取過高授權費等為由對美國微軟和高通展開調查。德國戴姆雷、奧迪等歐美大型車企也是中國反壟斷調查的對象。可以說,在處罰和調查對象中,外資企業十分突出。
僅從外部觀察,似乎是中國為保護國內企業而在敲打外資企業。不過,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競爭政策的重要性,希望促進市場競爭,這一行動本身值得歡迎。問題在於能否確保透明和公正。
要想使市場健全發揮作用,基於明文的《反壟斷法》的競爭政策不可或缺。《反壟斷法》是強有力的政策手段,運用反壟斷法的部門掌握著巨大的權力。稍微運用不當,就可能導致保護主義和權力的濫用。
另一方面,競爭政策領域不存在諸如世貿組織(WTO)制定的關稅標准之類的全球通用標准。因此,即便各國都有《反壟斷法》,但由於各國的判斷標准不同,很可能出現隨意運用的狀況。
中國效仿歐盟(EU)的制度,從2008年8月開始實行《反壟斷法》,只有不到6年的實施經驗。今年7月中國國務院下發《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幹意見》,要求強化《反壟斷法》的運用。可以說中國的反壟斷還處於摸索的階段。
雖然中日的政治關系目前正處在冰封之中,但為了讓中國不走上與外國缺乏協調性的孤立路綫,現在正有必要開展日本與中國的政府間的政策對話。制定競爭政策領域通用規則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將有助於促使中國意識到國際標准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