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放開經濟容忍度 推進改革保增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6 14:35:59


  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似乎走入了一個低谷,國內外的一些學者感覺中國的困難遠遠超過了一般人可以想象的程度,經濟從以前的高速增長降低到7.5%左右,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趨緊。而現行的“微刺激”政策也引發了兩種不同的擔憂,有論者稱,“微刺激”難以確保今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另有論者認為,“微刺激”積少成多,會變成強刺激,恐怕又走上了以前的老路。在上周六舉行的燕集香江香港財經論壇上,本報採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教授與JP摩根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黃益平認為,中國經濟的關鍵問題不是為了保7.5%應採取怎樣的微刺激措施,而是實施怎樣的改革。朱海斌認為,要維持經濟增長,只有在私人投資上下功夫,這就要求在激活民間資本投資熱情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另外,在經濟增長的數據方面,加速脫敏,騰出更多的空間來進行改革。香港商報記者李穎伍敬斌實習生牛玥潼

  保增長要依靠改革

  據香港商報報道,自十八大以後,“中國經濟不改革,必將難以持續增長”已成為共識,並且越拖延改革時間,以後改革越是困難。目前看來,改革勢必要犧牲一部分經濟增速,而如果經濟增速繼續走低,政府擔心的可能是三大問題:失業、金融風險、投資者信心降低。黃益平指出,三個問題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金融風險,但是如果靠進一步的刺激控制現在的金融風險,恐怕也得不到好結果。將過去的保8%變成了現在保7.5%是有後果的,關鍵的問題不是為了保7.5%應採取怎樣的微刺激措施,而是實施怎樣的改革。

  他認為,中國過去三十年的改革簡單的說就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核心的策略是國有企業與民企之間的雙軌制和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之間的雙軌制。這兩個雙軌制在特定的時期都發揮了作用,但目前來看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之間的雙軌制,是中國保持高增長的主因,也是結構性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的主因。其核心是政府通過對要素市場的干預,將生產成本人為的壓低,變相補貼企業,同時向居民徵稅,實際上是補貼國有企業,向非國有企業徵稅;補貼富人,向窮人徵稅。所以投資強勁、出口強勁,但是消費越來越疲軟。現在的金融改革,最核心的就是將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之間的雙軌制扭轉過來,消除對要素市場的扭曲,實現市場化。

  他還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能否轉型,不是簡單的靠發改委調控過渡的投資和產能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改變的是要素市場的扭曲,如此才可以使生產模式出現改變。

  最核心的扭曲就是金融扭曲,也就是對金融的抑制。中國擁有完整的金融體系,但是金融抑制卻居全球首位,且由於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速的敏感程度仍然過高,導致改革進度不夠讓人滿意。

  金融改革可提速經濟增長

  黃益平認為,中國的金融體系非常完善,但市場沒有放開,金融改革正當其時。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金融改革。簡單地說就是三個方面:第一,降低准入,讓國內外的金融機構都可以參與我們的金融活動。第二,讓市場發揮作用,市場決定匯率和利率,市場決定資金的配置。第三,改善監管。這一系列的改革,如果真正的實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已經公布很久了,目前尚未看到非常具體的關於如何實施的方案,因為金融改革的討論缺乏細緻和量化的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