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總理府,一位德國電視記者說:這一周,李克強都將是德國媒體的頭條。就在這天,李克強抵達德國,率領政府十幾位部長與德國政府各個對應部長進行磋商之後,跟德國簽訂了181億美元的貿易大單。德國民眾在意與中國的生意嗎?德國記者說:當然!
如果觀察並理解中國總理的外交,尤其是李克強總理的外交方式,從去年5月,李克強就任總理第一次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瑞士與德國,到這次出訪德國與俄羅斯、意大利,我們已有基本樣本可供分析。
此次訪問德國,重頭戲是中德政府磋商,之後李克強還要參加中德經濟論壇與中歐峰會,並發表演講;去到俄羅斯,同樣是兩國總理間的第19次會晤;而到意大利,很關鍵的活動則是參加亞歐峰會。看上去,這差不多都是規定動作,幾乎無人注意了,“這種例行公事的安排,才是總理出訪的基礎”。理解總理外交,首先需要理解的正是這種安排,一位熟悉外交事務的高級官員在接受本刊採訪時,直接進入主題:“媒體所看到的‘例行公事’,實際是歷任國家領導人創造並安排下來的,它是國與國交往的基礎。但是,對於總理,又不會僅僅因為它是規定動作而予以輕視,它是國與國之間長久建設、價值融通、規則建立……是總理實現國家理念的重要載體。”
那麼,在規定動作上,李克強總理面臨的挑戰是什麼?他又如何創造出自己的方式?
中國將參與俄羅斯的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鐵,以及俄羅斯遠東國際港的建設;中意之間簽訂100億美元的貿易合同……這些跟中德之間的貿易大單一樣,不僅是中國媒體的興趣,也同樣是德、俄、意媒體,甚至全球其他國家媒體關注的焦點。貿易不是總理外交里唯一的內容,卻是關鍵議題。在上述這位高級官員看來,在外交上李克強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務實合作。而這又集中表現在經貿合作上面。
此次訪問歐洲,在重要的演講上,開始部分,李克強的重點必定是對中國經濟的介紹與他發明的“(GDP)區間論”的闡述,中國經濟沒有問題,仍然中高速運行……但是,中國經濟也正在轉型之中。轉型,更是李克強總理介紹中國經濟現狀的關鍵詞。中國經濟如何轉型?李克強給予的“動力體系”是:創新。這是他歐洲之行最為核心的要點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