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11月18日,隨著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在京召開,今年第三輪中央巡視工作即將啟動,與以往一年兩次的巡視周期相比,今年中央巡視的密度明顯加大。此外,此次將全部採取“專項巡視”的形式,巡視期為一個月,並突出“央企”。
人民網報道,根據中央安排,增加的專項巡視目標鎖定在文化部、環保部、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南方航空、中國船舶、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集團、東風汽車、神華集團、中石化等13家單位身上。
央企為啥成為此次專項巡視重點
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用不到兩年時間完成了四輪巡視,共涉及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部、科技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院、新華社等7家中央單位;中國出版集團、中儲糧總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峽集團、中糧集團、一汽集團等6家中央企業;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2所部屬高校。
此前巡視就包括央企。這次為啥重點又突擊“央企”?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我們過去巡視組重點在於黨政機關,對企業事業單位的關注相對不夠。實際上,央企這個領域的腐敗問題是比較突出的,選擇如此之多的央企作為巡視重點,這與我們的央企腐敗現狀有很大關係。”
記者梳理此前四輪中央巡視組反饋發現,領導幹部的貪腐問題在央企中比較突出。在今年的前兩輪巡視中,巡視組反映中糧集團公款支付高爾夫球費、一汽集團在汽車銷售及資源配置領域腐敗等問題。隨著巡視工作的進行,一批央企高官落馬也印證了這一形勢。如中石油集團原副總經理王永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等就是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