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劃,南水北調工程通過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連接,構建起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新格局。
其中,剛剛通水的中線工程一期從丹江口水庫引水,主要面向北京、天津在內的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可使受水區城市生活供水保證率達95%以上,工業供水保證率達90%以上。
已經先期通水的東線一期工程從長江下游抽水,供水範圍涉及江蘇、安徽、山東的21個地級市和71個縣市區。與原有江水北調相比,年淨增供水量38億立方米,給沿線城市及工業增加供水量22.34億立方米,農業灌溉面積增加3025萬畝。
據測算,東線、中線一期工程能讓1.1億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經濟效益500多億元,同時還能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
挑戰勝以往
創新尋突破
南水北調工程創下了多項紀錄:它是目前世界上工程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受益範圍最廣的調水工程。東、中線一期工程幹線總長2899公里,包含單位工程2700餘個。從開工建設至今,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建設工人忙碌在施工一線。據測算,工程在建設期間,每年可拉動全國經濟增長0.2至0.3個百分點,每年新增就業人口50萬至60萬人。
不僅規模龐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的複雜性、挑戰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設中不曾遇到的。工程有通常的水庫、渠道、水閘,還有大流量泵站,超長超大洞徑過水隧洞,超大渡槽、暗涵等,涉及的許多軟科學與硬技術都是世界級的。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丹江口水庫為起點,江水一路北上,到達鄭州以西李村附近時,便會與黃河相遇。這意味著江水要順利抵達目的地,必須先從黃河南岸到達北岸,江水該怎樣穿過黃河?
穿黃工程被稱為中線“咽喉”,挑戰的難題前所未有。水利專家不斷從技術上尋求突破,終於為它們創造出神奇的十字形立體交叉——通過兩條長4250米的穿黃隧洞,讓江水從黃河底部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