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中國實踐“大國外交”的過程中仍需注意規避兩大風險。一是規避“修昔底德陷阱”。換言之,中國在推行“大國外交”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現有霸權國美國的實際利益與心理感受。可以說,如果中國不能很好地處理與美國的關係,那麼中國“大國外交”的踐行就將面臨巨大的,甚至是難以克服的挑戰。正因如此,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與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實際上,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定位也可被視為新時期中國在與美國互動中主動設定議程能力提升的表現。
儘管目前中美兩國政府和學界對新型大國關係仍有不同解讀,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中美雙方都有強烈意願將雙邊關係推向更為穩定、更富活力、更加持久的階段;二是要規避“戰略透支”的風險。一個霸權國可能會因為“過度擴張”而耗盡國力,從而進入衰退區間。同理,一個上升中的崛起國家也可能因為外交戰略的激進而出現“戰略透支”,繼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從目前來看,中國的外交戰略是審慎的、漸進的,支撐中國外交的經濟基礎是牢固的、穩健的。但是,這其中也不乏冒進之聲。因此,當下及今後幾年的中國外交要警惕“戰略透支”的風險,著力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要鞏固戰果,即將已經提出的諸多戰略設想通過精心的實際操作轉化為現實的戰略收益,並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另一方面要夯實根基,即推進國內繁榮、促進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只有這樣,中國的“大國外交”才具有可預期性與可持續性。作者是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外交無小事”,一個國家的外交戰略不僅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益,而且也關乎一個國家的國際聲譽與國際定位。因此,完善的外交決策機構保障了外交戰略制定的科學性、外交政策執行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問責機制的構建強化了國家外交戰略的嚴肅性、權威性,同時也增強了國民對政府決策的信心,從而賦予外交更強大的支持。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陳積敏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思潮室助理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