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在安徽蕭縣、泗縣及太和縣三地,縣委書記貪腐引發的“多米諾效應”涉及當地幹部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成為“塌方式腐敗”的重災區。
新華網記者日前採訪當地紀委、司法等部門獲取了三地落馬縣委書記的腐敗懺悔自述發現,用人腐敗和官商勾結成為權力濫用的兩大風險點,問題“一把手”權力失範帶來的官場逆淘汰和社會生態惡化往往加速“塌方式腐敗”的發生。從這些落馬縣委書記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儘管他們的腐敗行為受到法律懲處,但他們引發的反腐追問並未結束。如何防止類似縣委書記引發的“塌方式腐敗”將是當前和今後反腐及基層治理面臨的重要課題。
用人腐敗、官商勾結成縣委書記兩大腐敗高發區
蕭縣、泗縣及太和縣地處皖北,在其所屬的安徽宿州市和阜陽市,曾廣受關注的王懷忠、王昭耀及“白宮書記”張治安等落馬官員都曾有過任職經歷。太和縣原縣委書記劉家坤、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泗縣原縣委書記晏金星先後因貪腐落馬,其中毋保良、晏金星貪腐案分別涉及當地各級幹部達百人,可謂“塌方式腐敗”的典型。
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發現:批發“官帽子”、與“老板”權錢交易是問題縣委書記主要貪腐表現。
毋保良在2009年擔任縣委書記期間,正是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鄉鎮黨委政府換屆的前期準備和醞釀階段,許多幹部給他送錢送物。據他自述,這些人主要是縣直機關負責人和鄉鎮負責人。“縣直機關負責人給我送錢,有的是想進班子,有的是想調到更有實權的單位,也有的是副職想轉正。鄉鎮負責人送錢送物有的是想進班子,有的想調縣直機關權力較大的單位任一把手,也有的是想由鄉鎮長提任書記或副職轉正。”“我推薦了一些給我送錢的幹部,提撥了一些給我送錢的幹部,滿足了一些給我送錢幹部回縣直機關的要求。”對於送錢的人,“只要感覺和自己親近,用起來得心應手,就推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