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左起)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參加關於烏克蘭危機問題的會談。 |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即使明斯克停火協議得到全面執行,烏克蘭危機也會給東亞局勢在軍事政治上帶來長期的不良後果。這些後果會對中國非常有利。中國將在加強自己對亞太地區影響力方面獲得長達數年的機遇期。
俄羅斯衛星網3月1日載文《烏克蘭危機給中國帶來多年的機遇期》,文章說,烏克蘭危機的目前走向是:第二個明斯克協議有可能將得到執行,至少其中一部分。但卻很難履行協議中有關在烏克蘭進行憲法改革以及與此有關的關閉烏俄邊境的條款。不過,實現停火以及從前綫撤走重武器,看上去很現實。
然而,這也只能稍加緩和緊張局勢。第二個明斯克協議是在傑巴裡采沃戰勝烏軍的產物。協議的簽署是被迫之舉--無論是烏克蘭還是它的西方盟友都對協議內容表示不滿。俄羅斯與美國在東歐的矛盾尚存。
也就是說,十有八九先前宣布的有關加強北約在東歐的軍事存在以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計劃將得到實施和擴大。在歐元區國家遭受危機的條件下,通常主要由美國承擔這些措施的實施。這裡指的是,在東歐國家建立指揮中心網絡;將北約快速反應力量的人數增加一倍以上;打著軍演的借口美軍將常駐東歐。
此外,美國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規模幾乎難以避免。11月美國政府已經向基輔提供了1.1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連同人道和經濟援助一起,援助金額已升至3.2億美元。還向烏克蘭提供了約10億美元的貸款擔保。當美國人說可能向烏克蘭提供軍用飛行器時,重要的是應該清楚,供應此類武器只能是無償的,因為烏克蘭沒有錢。
總之,美國和歐盟是想在烏克蘭實施重建大國的龐大工程,就像它們在伊拉克所作的失敗嘗試。烏克蘭和伊拉克的區別就在於,伊拉克能夠依靠出口石油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而烏克蘭沒有任何礦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