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探路
不要羅馬柱要博鰲風情
2012年,博鰲的發展來到了一個新的路口。
彼時,瓊海市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鎮化“三不一就”城鎮化理念還沒有出台具體的方案。計劃對小鎮進行風情化改造的博鰲面臨如何改造的選擇。
博鰲鎮政府找到設計公司,做的建議卻“千篇一律”。“把鄉鎮、農村推倒,建羅馬柱,搞石膏雕像,都是宏大的設計。”彭飛說,幾個設計公司做的設計,無論從設計費還是建設費用,都非常高,“有的要用2個億。”鎮政府一一否決了這些設計。“我們要博鰲自己的東西。”
這時,一位鄉土熱愛者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王敏,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2009年回到家鄉瓊海後,在博鰲鎮政府對面的一間老房子中,把喂豬槽、破舊的陶缸、老椅子、老縫紉機搬進去,打造出“老房子”,其後又打造了充滿舊南洋元素的“南洋館”。
王敏對鄉土元素的挖掘引起了政府的重視,獲邀參與博鰲鎮北山村的改造。
王敏將瓊海民居的“青磚文化”放到整個小鎮,輔以山水花鳥、梅蘭竹菊等彩繪和石雕。這個方案獲得了政府的認可。
如今,行走在博鰲的街道,便能感受到其中風情。色彩和線條的運用,外牆的塗繪,木雕門窗以及各種窗頂花、花架、盆栽的點綴,滿滿都是優雅閑適的生活氣息。
與此同時,博鰲對毗鄰博鰲的朝烈、美雅等5個自然村的村莊、田野等鄉村特色資源進行整合規劃、連片開發,打造成主題鮮明、特色各異的田園村莊。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召開,政府方面邀請配偶團來參觀博鰲小鎮。參觀者對於小鎮風情多有贊許。當地政府人員身影忙碌,心里卻掩飾不住喜悅。“以前連個簡介都沒有,現在把美麗的有意思的東西都呈現出來了,有了更大吸引力。”彭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