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建設與大學固有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職能不存在本質衝突,反而可以相互促進。從一定意義上看,智庫建設能夠作為高校內部改革的一個突破口,為高校提供轉型發展的有利契機。首先,智庫建設的問題導向、現實觀照,能夠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整合,既有利於各個學科的成長,也有利於人才培養。其次,高校建設智庫有利於知識體系轉換,使寫在教材上的人文社科知識轉化為對社會的推進力量,推動學科知識體系創新。社會科學要真正發展必須跟著國家和社會走。最後,通過智庫建設,大學能夠更好地發揮國際化優勢,在全球舞台上與其他文明進行對話,合作解決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成為國家軟實力的支撐點和對外展示窗口。
記者:您也談到了智庫國際化的問題。高校在國際化方面有著突出優勢,而復旦智庫已經與海外高校合作,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三個中國研究中心。高校智庫國際化有什麼重要意義?
林尚立:首先,高校智庫國際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中國了解世界,也讓世界認識中國。今天,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空前緊密,中國的發展更加需要對國際環境、各國情勢的正確研判。高校智庫如果不能充分了解世界,為國家發展出的主意是基於對世界的錯覺,那將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對中國充滿興趣,他們對中國的了解有助於破除偏見、合作共贏。所以,我們希望發揮智庫優勢,在民間外交的互動過程中既提高中國對世界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也增進國外學者對中國的認知。其次,從智庫建設的角度來看,我們有很多方面應向國外智庫學習,例如智庫的組織方式、運行方式、成果轉化方式,等等。實際上,世界一流智庫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在長期摸索中成長起來的,我們作為後來者,要想在比較短的時期內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走向國際,向國外成熟智庫學習。再次,從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來看,國際化進程不可或缺。人文社會科學是支撐智庫的主要力量,如果其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不能在國際平台上展開,那麼中國的決策支撐能力就很難快速成長,很難培養出國際水準的思想家、戰略家、政策實踐家和社會行動家。應當看到,中國社會科學在良性發展三十多年後,已經進入必須轉變的階段,國際化進程有助於使其形成完善的體系,完成自我主體的建構。最後,從中國學術“走出去”的角度看,要在國際舞台上牢牢把握話語權,就要首先形成對話、展開探討,還應該努力在國外平台上主動設置議題、邀集國際學者討論中國問題。在這些方面,智庫大有可為。
記者:以上我們談的是認識方面的問題。要切實辦好大學智庫,走出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需要觀念、體制、組織方式等方面的深刻革新。如何推動這一進程?
林尚立:首要的一點是轉變觀念,引導高校的學科建設和國家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者們把理論研究跟戰略思考、政策設計結合起來。只有觀念轉變了,才能推動不同學科根據國家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整合。其次,一定要“打開門”,不僅在校內打開門,也要在校外打開門;不僅打開一層門,還要打開多層門。在校內,要在各個學科之間打開門,要向教授打開門,還要向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打開門。高層次的學生是相當重要的力量,既能夠支撐智庫的基本運行,也能為智庫的未來培養人才;在校外,不僅要向政府打開門,也要向社會打開門,要從政府獲取研究需求和相關數據,並充分利用社會研究機構等優勢力量做好研究。再次,要建立良好的體制機制。這種建立不一定要把舊的體制完全打破,也可以在過去的科研和人才培養體制中嵌入一個新的結構。例如,復旦大學成立了發展研究院,為各個院系服務,實現資源共享,聚智、聚人、聚問題。最後,要培養和匯聚各類人才。一要有穩定的戰略科學家,他們是研究的核心和領軍者;二要有高度專業化的學術組織經營團隊,即集學術能力、行政能力、服務能力於一身的複合型人才;三要聚集方方面面的專家和國際學者。這種聚集應該是流動性的聚集,像萬花筒一樣聚合而不沉澱。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智庫“大腦”的活躍和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