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1日電/繼“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倡議之後,全球經濟舞台上,中國亮出一張新牌——國際產能合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成為這一戰略的“超級推銷員”∶6月歐洲行推銷中國裝備產能,5月拉美行敲定“兩洋鐵路”。
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闡述了其對促進當前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明確了主要目標,在專項財稅支持政策、融資支持、中介機構、政府服務等方面都有突破。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件的高規格形式推進裝備和產能國際合作。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向財新記者指出,《意見》可謂政策意圖清晰、重點任務明確且政策措施務實,“提出了18項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減負添力、保駕護航”。
近年,中國已成為最大產品出口國,從輕工機電到高鐵核電,從單一產品到技術資本服務,對外貿易結構正在從過去以貿易、能源資源為主轉向製造業、高科技、航空航天等多元組合,並擴展到更為廣泛的政治、安全、經濟以及社會文化等領域。
“裝備走出去和產能合作面向全球、覆蓋面廣,對提高中國的國際聲譽,作用很大。”一位國開行業務發展部人士認為,而中國企業在新一輪“走出去”中,能否與被投資國家謀求雙贏,是戰略成功的關鍵。
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聲音認為,應先做出來一兩個樣板項目,才會讓其他國家更積極參與;另一種則認為,外部環境具備了大規模走出去的機遇,國家鼓勵政策亦逐步到位,“企業自己要練好內功。特別是國企,不能再躺在國家懷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