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儘管各專車平台瘋狂發補貼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但用戶通過手機軟件叫車的習慣就這樣悄悄培養起來了。在乘坐出租車之外,叫專車,成為互聯網時代許多人出行的選擇之一。不過,自從滴滴、神州等專車平台紛紛開啟動態加價模式後,專車明顯貴過出租車的狀況,讓很多消費者被迫放棄專車,重新回歸打傳統出租車的方式。
專車越來越難打
“差不多一個多月沒打專車了,因為根本打不著。”唐女士說,最近幾次叫不上車的經歷,已經讓她放棄了打專車的想法,“有時訂單發出去好幾分鐘了,都沒有司機接單。”
專車越來越難打了,這是最近很多人都有的一個感覺。連續大雪除了讓北京的氣溫大幅下降,也讓許多用戶叫車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一連試了3個約車平台,都沒叫到車!”家住西三旗的魏雪銀在中關村上班,25日她需要早上6時出發去公司,於是她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叫車。“先叫了滴滴出行的快車和出租車,加價20塊錢都沒司機響應。然後又叫了Uber,還是叫不上。”無奈之下,魏雪銀又轉戰神州專車,終於有司機接單了。正當魏雪銀以為叫車問題已經搞定的時候,司機師傅又打來一個電話告訴她,自己周三限號,訂單得取消。
除了常常遇到無車可叫的麻煩,各專車平台越來越頻繁的動態加價也讓許多用戶大呼“專車打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