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2:兩岸貿易年增長率分階段比較圖 |
|
圖3 台商赴大陸投資年均增長率分階段比較圖 |
兩岸經濟關係瓶頸期主要表現在:
一是兩岸貿易依賴程度總體達到較高水準,但貿易增速下降。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和出口依賴度30多年來總體水準不斷提升,按大陸海關資料計算,2014年已經分別達到33.7%和48.4%①,接近1980年代台灣對美國的38.4%和48.8%的貿易和出口依賴度最高值,兩岸貿易如果沒有新的動力恐怕不易超越該峰值。遺憾的是兩岸貿易增長率卻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圖2)。兩岸加入WTO後,兩岸貿易2001年到2005年的年均增長率是30%,2006到2010年是年均11%,2011到2014年是年均8%,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
圖2:兩岸貿易年增長率分階段比較圖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大陸海關資料自行繪製
二是台灣到大陸投資規模總體水準較高,但增速下滑明顯。台灣對大陸投資(自1983年起)佔其全部境外投資(自1952年起)的比重,累計是62%,2014年當年是57.4%,顯示台商對大陸投資的最高潮時期已過。與香港對內地投資約佔其對外總投資的40%、新加坡對中國大陸投資約佔30%、韓國對中國大陸投資約佔20%的情況相比,台灣在大陸的投資比重算是已經相對較高的。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年均增長率衰退嚴重(圖3),1991年至2000年為41%,2001年至2010年為5%,2011年至2014年為-3%。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0.5%。
圖3 台商赴大陸投資年均增長率分階段比較圖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大陸海關資料自行繪製
三是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建設與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困難凸顯。雖然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建立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程……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馬英九也希望通過“先兩岸、後國際”的經濟整合路徑參與全球產業分工,但兩岸在“可行途徑”的具體方案上一直沒有明確共識。本來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可以為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後續協議中,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島內擱淺影響到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的建設,台灣如何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議題也難以解決。
產生兩個瓶頸期的深層原因
兩岸政治關係與經濟關係瓶頸期的出現,是台灣問題的本質、兩岸綜合實力的變化、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產生兩岸政治關係瓶頸期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兩岸在國家政治權力分配問題上目前存在目標分歧
台灣問題的本質是關係台灣政治走向的國家統一問題。國家和平統一最終不可避免要面對國家政治權力的分配問題。國家有不斷演化的內在規律,國家政治權力的變化是重要推動力。②國家統一的本質,是保持國家最高權力的唯一性。國家主權包括對內和對外的最高政治權力,如果都是唯一的,國家就是統一的;如果都不唯一,國家是分裂的;如果對外最高權力唯一但對內最高權力不唯一,國家介於分裂與統一之間,也可稱為分離的。兩岸關係的當前狀況就是分離狀態。由分離走向統一,權力問題的解決是國家統一模式是否能夠為各方尤其是具有分裂傾向一方所接受的關鍵③,這個瓶頸無法回避。當前的政治現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即中國對外最高權力是唯一的;但台、澎、金、馬地區與大陸地區分別由台灣當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因此中國對內最高權力不是唯一的。大陸的最終政治目標是在一中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對如何實現全中國對內最高權力唯一化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台灣的政治目標則是要求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確保其對內最高權力的同時,盡力爭取突顯台灣的國際存在,客觀上挑戰中國對外最高權力的唯一性。在這點上,島內國、民兩黨的共同點是都不肯放棄和協商台灣當局在島內的各項對內最高權力,且希望爭取擁有對外最高權力,爭取國際認同;不同點是以何種名義爭取、以及是否要涵括中國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