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全衝突進入“膠著”期。全球安全形勢能夠保持總體平穩,主要得益於大國之間保持既鬥爭又合作、鬥而不破的基本態勢。與此同時,地區安全熱點問題熱度不減,逐步呈現“膠著”狀態,尤其是亞太、中東、東歐地區安全風險升級。由於地區安全熱點問題涉及各方根本利益,一時難以解決,未來可能進入可控狀態下的長期動蕩階段。如果衝突升級,可能迅速發展為多方參與的局部戰爭,這是有關各方都不願看到的。
國際格局和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與世界軍事領域的發展變化相互呼應、相互影響。當前,在世界格局轉換、體系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戰略力量圍繞利益再分配的鬥爭趨於激烈,國家安全利益競爭趨於激烈,必然引發世界軍事領域的全面調整、深刻變革。世界主要國家普遍感到,國家安全依然面臨嚴峻挑戰,推動戰略調整和軍事變革刻不容緩。
軍事部署向亞太、中東、東歐等地區聚焦
2015年是一個“戰略調整年”,世界主要國家著眼於對世界發展大勢的總體判斷和把握,紛紛推出各類“戰略”文本,突出強調應對挑戰、調整戰略,盯住對手、加強部署,以取得更大戰略主動。
美國聚焦大國挑戰,突出加強亞太地區海空力量部署。美國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國家軍事戰略》《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特別是首次發布《亞太海上安全戰略》,並將大國挑戰提升為首要安全威脅,將“印亞太”地區視為“海外關鍵利益區”。在國防預算緊縮的情況下,美國軍事部署繼續保持全球相對收縮、亞太持續加強的態勢。2020年前,美國計劃將60%的海軍和海外空軍力量部署在亞太地區。未來幾年,預計有近400架F—35戰鬥機進入美軍服役,其中大部分或部署到亞太地區,首批F—35戰鬥機計劃於2017年派駐日本。
俄羅斯強調美國和北約安全威脅,突出加強北極和中東的軍事存在。俄羅斯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軍事學說》《海洋學說》,明確提出美國及北約是其面臨的主要安全威脅。俄採取“穩住東西兩翼、南北雙向突破”的策略,極大改善了不利態勢。在西線,俄頻頻舉行大規模軍演,進一步加強陸上防衛力量,以遏制北約東擴。在東線,加強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軍事基地和太平洋艦隊建設,強化對阿拉斯加與日本本土的戰略威懾。在北部方向,進一步強化北極地區軍事建設,據報道計劃新建6個基地、440個基礎設施。在南部方向,成功介入敘利亞危機,與美直接展開戰略博弈,凸顯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