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日警告說,如果中國在黃岩島填海造地,美國會在軍事態勢和部署方面作出回應。他還說,中國在這一海域實施軍事化的目標不會得逞。
陳功認為,美國確實存在一批鷹派人物,這批人物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停的推動美國輿論往戰爭的方向前進,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傾向。但世界是否會因此被導入一場可怕的戰爭?這是另外一件事情。很多人不熟悉美國,認為這種輿論、腔調的存在,那就是一定要發生戰爭了,最多只是用詞上謹慎一點,說說什麼“可能性”、“趨勢”等等,但話里話外,還是這回事,就是要打仗了!其實,美國是一個大系統,從過去到現在,在整個歷史進程中,總有這麼一批人是這種悲觀主義的強調,他們利用這種腔調來樹立自己的地位,建立自己的聲譽,這與中國的情況其實是一樣的。美國的傳統是,外交和戰爭都是交給一批社會精英,從學者到官員來處理的。但美國人也不是束手無策,他們可以選擇官員,可以在媒體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聲音,最後大家會發現,那些畸形的言論,並不見得會導致真正的行動,戰爭的可能性,我們同樣要從一個大系統的角度來看。
南海軍人之間的對峙
2011年的《中美聯合聲明》確認中美雙方將共同力,建設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不過,這種合作夥伴關係,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冷戰,形成包括軍事、外交、領袖的三大對峙。
一,這種對峙由軍事對峙開始。中美兩國的軍事對峙表現的最為激烈。指責中國堆填島礁,美軍藉口維護航行自由,“拉森”號導彈驅逐艦2015年5月底起在南海不間斷巡邏。去年10月27日首次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12海里航行,中國海軍052D型昆明艦依法對其實施了監視、跟蹤和警告。
以“自由航行”為由,美國不斷派出軍艦作對抗。美軍的斯滕尼斯號(USS John C. Stennis)航母戰鬥群,今年3月初更高調駛入南海示威,引起中國擔憂,出動多艘軍艦近距離監視“圍睹”,情況連美軍艦長都高呼罕見,稱被中國艦艇“包圍”。
中美南海角力險像不斷。3月22日,美國切斯勞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導彈巡洋艦上周逼近南海美濟礁,解放軍導彈護衞艦出動直升機,進行海空兩面監視,雙方艦隻距離最近不足十公里。美國傳媒形容,雙方軍官期間互用對方語言作“危險的寒暄”,最終美艦駛離才結束是次“相遇”。中國國防部重申在南海的行動合法專業,並建議美軍“好自為之”。
即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期間向奧巴馬表示,中國不接受任何以航行自由為藉口的損害中國主權行為,當面對美提出警告。但美國似乎並沒有理會,美軍消息人士日前表示,美國海軍計劃再派艦艇到南海有主權爭議島礁的12海里範圍水域巡航,宣示“自由航行”權利。
直至最近,中美軍方在南海過招。美國和菲律賓在南海舉行明顯針對中國的聯合軍演,演習剛結束,取消訪問中國叫停美中軍事交流的美國防部長卡特登上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斯滕尼斯號”,穿過南海主權具爭議的水域,向北京示威;作為回應,中國國防部隨即發表消息,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上將近日曾前往南沙人工島礁視察。范長龍“捷足先登”,針鋒相對意味極濃。
二,中美外交也對峙。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關係雖然非敵非友,但雙方注重外交斡旋,爭議和分歧通過外交途徑溝通是常態。南海爭議至軍事過招,外交溝通都遭到冷遇。
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美,本為規劃安排2016年中美雙邊高層交往及機制性對話,討論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建設性處理敏感問題。在南海問題引發的緊張氣氛中,王毅首日訪美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及新聞發布會,但原定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會面突然宣佈取消了。美國國防部新聞秘書庫克(Peter Cook)解釋是行程衝突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