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供給側改革是當前中國醫改的重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18:21:54


 
  3.理順醫療要素市場與醫療產出市場的“二元市場”關係,分開運行管理,前者市場機制主導,後者轉向全民醫保為中心的資源配置機制,全面推進醫患激勵相容的支付制度改革。長期以來,“以藥養醫”是中國醫藥衛生體制廣受詬病的老大難問題,也是中國醫改力爭解決的中心難題之一,但時至今日,此難題依然未解。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一些創新思路。這裡,特別建議採取“二元市場”的管理模式。

  第一個市場為醫療要素市場,包括器械、藥品、耗材等。要素市場的本質特征是標準化程度高,批量買賣,供方為醫藥企業,需方為醫療機構,沒有患者介入,也沒有保險的干預。因此,醫療要素市場具備了一般市場競爭的關鍵條件,完全可以市場化,政府除了予以必要的質控安全監管,不必直接干預。

  第二個市場是醫療服務市場。這裡,醫療機構“華麗轉身”為供方,患者是需方,交換的是因人而異的診療服務,所謂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等若干醫療特征都在這裡集中表現,一般市場機制優勢在這裡似乎成為劣勢。更重要的是,醫療服務大多伴隨第三方保險的介入,使市場主體更為多元、複雜。

  但任何東西有利有弊,醫保的介入也提供了解決問題的生機,因為保險使散戶個人集成為大樣本人群。雖然個人層面的醫療需求具有極高的不確定性,但根據流病分布和精算理論,大樣本人群的醫療需求不僅可測,還相當穩定(如住院率、發病率),這為探尋有效的醫保支付手段提供了科學基礎。比如,根據歐美的普遍做法,醫院住院服務可以採用基於病種的支付手段;門診服務可以採取按人頭付費的辦法。醫保成為籌資、精算、支付等多功能的集成中心,發揮著有效配置全系統醫療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基於服務產出的支付手段還可能根本改變“以藥養醫”的大處方行為,因為藥品支出對醫院而言,已從過去的收入中心轉變為新制度下的成本中心。(作者:劉國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大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新華網-思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