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頂替學籍參加高考的現象遠不止灌南縣一個地方,江蘇乃至全國各地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山東濰坊市昌樂區教育局工作人員王立慶介紹,他身邊也有不少人被複讀生預考不平等分數線“逼”上了“冒用學籍”的路。此外,如今在東南大學任教的王志峰也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據他介紹,為了能考上大學跳出農村,當時確實有不少人採取了頂替學籍這種特殊手段。
現代快報記者翻閱歷年高考政策發現,早在1980年,國家就開始試行高考預選制度,而在隨後的一兩年內,這樣的制度被推廣到全國,包含江蘇在內的多個省份都採用了同樣的制度。文件中指出,因恢復高考後,報名參考人數眾多,但高招人數卻極為有限,此舉主要是為了降低高招經費。在此制度下,各地都劃定了較為明確的錄取比例,複讀生自然難以與應屆生享受相同的錄取待遇。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考上大學是很多人跳出農門吃上商品糧的唯一途徑,於是便催生出類似頂替學籍充當應屆生等多種違法手段。
實際上,早在1990年,這樣的問題就已經暴露。當年,一份來自監察部駐國家教委監察局、國家教委高校學生司的通報文件指出,當年共有17人因在高考中弄虛作假被處理,其中,大部分為頂替學籍者。此外,1991年12月《河南省教委關於清退冒名頂替上學和其他舞弊問題學生的情況通報》一文共通報清退了611 名不符合入學資格的學生,其中冒用學籍的情況也占到很大比例。這份文件同時指出,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及鬆懈的戶籍管理制度等都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所在。“這和當時那個時代有著很密切的關聯,是歷史遺留問題。”湯某江說。
【心酸的二十多年,不回自己的名字】
由於未對被頂替人造成利益損失,化名高考這件事一直是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但對程如法來說,這20多年過得太憋屈也太心酸。他想把名字改回去,但由於頂替學籍本身的不合法性,這幾乎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