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
公開績效評價結果
讓百姓看到花錢辦了哪些事
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的小家,花錢就要講究效益,這始終是相通的原則。而過去財政資金重支出但是輕效益,一定程度上存在突擊花錢和花不到點上的問題。
預算績效管理強調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部分單位這次也選擇公開績效評價結果,對自身的相關預算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公開,接受各界檢驗。
數據顯示,2015年中央部門納入績效目標管理的項目支出金額約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約60%,並已基本覆蓋所有新增項目。而這次中央部門績效評價項目涉及資金約1080億元,比上年增長約18%。
為提高公信力,這次公布績效評價結果的大部分中央部門,基本都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咨詢公司等第三方進行評價。
今年6月,財政部選擇了部分項目績效評價報告以參閱資料的形式,隨2015年中央決算報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審議,包括中科院2015年度“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項目績效評價報告、文化部2015年度故宮博物院“古建整體保護維修”項目績效評價報告、教育部2015年度“師範生免費教育”項目績效評價報告等,涉及科研、文保、教育等重點民生領域。
按照公開工作有關要求,今年中科院、文化部、教育部和海關總署等將分別隨部門決算公開上述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其他中央部門也將參照公開本部門主要的民生項目和重點支出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總數將達到61個部門。這將讓百姓真切地看到這些項目投資花出去解決了哪些問題,以及錢花的效益如何,達成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質量高低。此外,對於涉及公眾的項目,還會專門有公眾社會滿意度調查一項。
不僅如此,今後包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也有望被納入到績效評價結果的公布範圍內,最終除涉密項目以外的其他預算項目執行情況都將進行公開,並將鼓勵地方政府部門也參照執行。同時,有關部門也會積極培育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市場。
政府採購小微企業金額小
多因企業尚缺乏實施條件
政府採購是政府調控經濟的有效手段。2015年7月,中央部門首次隨決算向社會公開了政府採購支出情況,包括政府採購支出總額以及貨物採購、工程採購和服務採購金額。全國政府採購規模2015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今年相關中央部門在公開本部門政府採購支出的基礎上,首次公開政府採購合同授予中小企業及小微企業的情況,以體現政府採購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落實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