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繳費不是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必要舉措
宋曉梧表示:退休職工繳納醫療保險費不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能起到的財務作用也十分有限,而帶來的社會成本可能很大,與中央一再強調的改革要為民眾謀利相距甚遠,應當慎之又慎。
依照1998年《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中相關內容,2011年實施的《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從1998年至今,關於醫改的各種爭論不絕於耳,但直到2015年並未聽說過社會保障學界有人否定退休人員不繳費的規定。
宋曉梧認為,現在提出要研究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問題的原因在於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壓力增大了。2008年“新醫改”啟動,帶來許多進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泛福利化”傾向。一些統籌地區,沒有考慮到勞動力人口結構的變化及實際繳費水平,過分擴大報銷範圍,過快提高報銷比例。近年來職工醫療保險基金雖然在全國範圍仍有結餘,但許多地方已經出現當年收不抵支的情況。《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的數據顯示, 2014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存5537億元,比上年增加731億元,增長15.2%;比2009年增加2876億元,年平均增長15.8%。但是這些基金主要積累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東部省份及其他經濟發達地區,108個統籌地區中,主要是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一些地區的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出現當年虧空,有的甚至花光了積累。
在許多省市財政支出壓力陡然增大的背景下,宋曉梧對“退休人員再繳納醫保費”的主意表示理解,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一方面,退休人員的繳納標準難以確定。另一方面,當前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總體結餘,一些統籌地區收不抵支,是區域結構性問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作為“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列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項目,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此均等化應為全國性的。在這一大方向下,如果全國統一實行退休人員繳納醫療保險費,必然進一步擴大地區間的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要緩解因老齡化帶來的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壓力,光開源不節流是不夠的。宋曉梧建議,相關部門公布我國醫療資源和資金在不同群體中使用的結構數據和人均水平,為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節支明確主攻方向。要保持基本醫療保險資金收支平衡,應改變公立醫院的逐利性、建立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降低虛高藥品價格和天價醫療設備檢查費用,以達到醫療資源和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的合理均衡使用。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