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近年來,關於是否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在美國國內也引起持續爭論。美國戰略界、智庫、學者和軍方均在評估這一行動的成本和收益。如今,在韓國政府放水下,美國終於有機會完成這個“夙願”。
在明面上,美國希望在韓部署“薩德”能從三個角度助力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其一,增強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靈活性”。在年初朝鮮進行新一輪核試驗和彈道導彈試驗後,美國輿論對奧巴馬在朝核問題上的態度非常不滿,不少學者認為,隨著朝鮮越發接近核武小型化及海外投射的目標,朝鮮運用核訛詐策略將更加自如,使美國陷入更大的被動。部署“薩德”的最大收獲並非幫助韓國防範核導攻擊,而是確保駐日美軍、美軍海上艦只甚至關島免受朝鮮核導威脅。這種安全保障讓美在對朝政策上有更大靈活性,不僅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各種施壓手段,甚至已把用軍事手段顛覆朝鮮政權作為政策選項之一。今年春季,美韓已經開始演練對朝“定點清除”的內容。
其二,美國將借此找到對華構築反導防線的突破口。美國方面非常清楚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將遭遇中國的強烈反應,因此一直以來並未將該項計劃擺在優先位置上。“薩德”系統的各項參數透明度很高,美國專家估算認為,“薩德”系統的雷達監控範圍在1500公里左右,遠大於朝鮮半島,其功能足以偵察中國東部沿海的空軍調動情況。不少美國專家認為,從“薩德”系統以往的試驗情況看,它在反導上並不十分可靠,但是在監測偵察上卻功能強大。美國可通過衛星、艦載機和巡邏機補充在韓“薩德”系統的功能,大幅增加駐日、駐韓及關島美軍基地抵禦中國反介入攻擊的能力。
其三,美國可借此挑撥中韓關係,將韓國綁上美國重返亞太的戰車。近年來中韓關係迅猛發展讓美國又憂慮又著急。一方面,美國不希望同時與中美簽訂自貿協議的韓國成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特洛伊木馬,降低這一旨在削弱中國國際經濟影響力策略的效果。另一方面,美國也不希望中韓不斷加深的經貿關係逐漸擴大到安全、人文乃至戰略層面,逐步瓦解美日韓同盟,加深日韓對立,甚至影響美國在朝韓統一後的東亞布局。出於以上擔憂,美國借朝鮮新一輪核試驗為契機,廣泛渲染朝核問題的嚴峻性,最終迫使韓國政府作出倉促決定。
在暗面上,此次“薩德”入韓是美國內部強硬派勢力的一次成功奪權,它進一步削弱了“奧巴馬主義”對美國對外戰略思維的長期影響。其一,“薩德”入韓嚴重打擊了奧巴馬力推的無核世界構想。在部署“薩德”問題上,美國軍方相比政府更積極主動。軍方清楚地知道“薩德”將加劇中俄與美國的核競賽,為美國核武器更新換代提供依據。就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前後,美國國會參議院正在審核總價超過18億美元的核武器升級計劃,美國軍方高層是該計劃的積極擁護者。軍方和國會中的強硬派一直對無核世界並不感冒,如果奧巴馬的這一構想付諸實踐,將是對美國軍工利益集團的重大打擊,昂貴且低效的“薩德”系統首當其衝。在國內阻力下,奧巴馬原定希望在離任前做出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諾的計劃也被無限期延後。
其二,“薩德”入韓意味著美國國內對華強硬一派的聲音顯著增強,他們不希望奧巴馬餘任內再與中國達成有約束力的合作協議。奧巴馬上任近8年來,雖然在南海、網絡等問題上與中國有一些矛盾,但在人權、軍事、經貿、台海問題上卻保持著比歷任總統更加務實靈活的態度,中美雙方還在氣候變化等國際議題合作上成果顯著。在美國國內一些頑固的反華勢力看來,中美關係的當前態勢並不符合他們的期待,他們希望下任總統能夠實行更為強硬的對華政策。借推動“薩德”入韓,他們試圖給中美雙方埋下一個短期內無解的難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李崢)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