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美、歐、日等積極滲透和影響緬甸民主轉型的發展方向,力圖在亞洲打造新的民主樣板,讓緬甸向西靠攏,同時又積極拉攏緬甸民心,使西方所謂的民主人權理念成為緬甸主流的政治社會思潮。緬甸民主轉型基本仿效美歐政治體制,西方向其提供議會、政府、政黨的運作經驗,西方組織和專家向緬甸的政治改革、經濟社會改革提出諸多建議,給予緬甸產品出口“貿易普惠制”或其他方式的優惠待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為主的“巴黎俱樂部”在過去五年共減免緬甸債務約60億美元,大搞救災援助、人道主義援助、社區民生援助,美國等西方國家成為緬甸外援的主要提供者,籠絡人心。
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媒體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向緬甸推廣國際上“采掘業透明度倡議”、世行的“自然資源成本核算”(即投資是否有收益將將項目對資源、環境的損耗算進去)等西方高標準的資源開發與環保理念,利用其媒體在緬甸廣受歡迎的優勢,長期故意渲染中國投資對緬甸民眾、社會、經濟、生態的負面影響,忽視其正面效應,煽動緬甸民眾抗議中緬合作大項目,導致中國對緬投資近年來遇阻,密鬆電站等多個大型項目的前景仍存疑。而且,近年來,美、歐、日等成功向緬甸經濟社會改革植入了很多自己的理念,未來,其與緬甸未來的經貿合作,反而會更順暢,卻可能會持續讓中緬經濟合作受制於他們的一些規則,推進起來別別扭扭。
(來源:中國網;作者:宋清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