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徐匡迪院士:中國智庫的歷史、現狀與展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1 00:26:45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編者按 2016年正值《中國科學院院刊》創刊 30周年,作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本刊特推出“現代智庫建設及其思想傳播”專題,邀請國內相關智庫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智庫建設及其思想傳播。圍繞該主題,特採訪了幾位在智庫建設中有重要影響的專家,以期為高效推進我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提供借鑒和參考。

  《院刊》: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智庫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您對我國的智庫建設非常有想法,也有過很多論點。《中國科學院院刊》作為“國家科學思想庫核心媒體”今天非常榮幸能就此採訪您。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您在北京、上海擔任教職,後又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市長,之後又擔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從國外智庫來講,這個“旋轉門”極為重要,您覺得不同的工作角色及其間的轉換,對智庫建設有哪些啟示和借鑒,以及高端智庫如何來打通與決策層的通道?

  徐匡迪: 我在高校工作20多年之後,組織希望我到政府部門任職,先在上海市高教局當局長,以後就做了常務副市長、市長。儘管在國外做訪問學者的時候,選過一門宏觀經濟學,但畢竟沒有實踐經驗,作為上海的市長,管理當時全國最大的經濟體,以及產值最大城市的人民生活、各種基礎設施,由於對這方面不太熟悉,就去請教了上海市老市長汪道涵同志。汪老是一位學者型官員,非常儒雅,他指出,“你來自於知識界,與知識界有良好的聯繫,應該多用這些‘外腦’”。“外腦”即為當時對“智庫”“思想庫”的稱呼。利用“外腦”,即將政府待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咨詢“外腦”,請“外腦”提出意見和建議。汪先生還給出了建議的人選,其中就包括時任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國際政治專家王滬寧教授。

  之後,市政府建立了定期邀請學者座談的機制。市政府擬好題目,請各位學者預先做些準備,每周五下午,市長、相關問題主管副市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副主任,以及六七位特邀學者,共同座談、研討。座談會通常請一位學者主講,而後討論,真正做到了學習國外思想庫(thinktank)的模式。研討會不“養人”,也不“定人”。當時並沒有現在的智庫建設經費,上海市給學者們的“福利”就是在政府食堂裡吃工作餐;而特邀參會學者的專業,應與要咨詢的問題密切相關,比如關於WTO問題,市政府邀請了時任上海外貿學院院長、剛剛從國外回來的國際貿易專家周漢民教授。

  我們國家古代就有著名的“戰國四君子”,養士三千。這些士子就是為了給國君及國家提供政策咨詢建議。到了現代,上海市在20世紀90年代初實踐中形成的政府與學者座談、向學者請教的機制,我想正是“現代智庫”的雛形。

  近現代社會,知識爆炸性地發展、社會複雜度大大提高,國外首先出現了“思想庫”(Thinktank)的提法,以後漸漸地發展為一種專職的、商業化的模式,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某一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