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食品安全監管,是食品安全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然而,作為食品生產源頭的農村地區,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部分農民安全意識較差,業已成為監管工作推進的重中之重。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後,“最嚴格的監管”如何管住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對於農村等重點地區,如何進一步織密制度的籠子?還有哪些短板亟待加強?請看記者在黑龍江實地調查——
監管範圍全覆蓋
出台配套法規明確分工及屬地責任,上半年樣品抽檢合格率達97.99%
在哈爾濱市一家知名超市內,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正把剛上架的韭菜全部撤回,“在對這個超市進行抽檢時發現農藥超標,需要立刻進行銷毀。”
超市保安王某告訴記者,平常工作時他總能看到有人來進行抽樣檢查,不過銷毀農產品還是第一次碰上。對此,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超市的檢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生產基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一處也不能漏檢;檢查工作有的是日常性的,有的是專項抽查;不同時間,監管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這次,因為是夏秋季節,葉菜出問題的幾率較平時高,於是安排了專項檢查。由於抽查頻率很高,且超市檢查已是監管中的最後一環,不合格的情況非常少。”
伴隨修訂後《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黑龍江省政府於去年聯合相關部門公布《關於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分工及屬地管理責任。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之前的監管職責由農業部門負責;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之後的監管職責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質量安全工作負總責,建立健全從食用農產品種植到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將安全監管納入市(地)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範圍之中。
“一旦發現某地產品合格率低於我省平均水平,我們會立刻約談當地農業部門主要負責人,並向當地市長通報,以此來更好地發揮屬地管理責任。”黑龍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王純久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級監測共抽檢蔬菜、水果、食用菌、水產品等四大類101個品種4100個樣品,合格率達到97.99%,其中地產樣品合格率98.03%,外埠樣品合格率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