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輿論的普遍失准,根子還在於很多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及由來已久的酸葡萄心理。並不是說人們不重視這個特立獨行的文學獎,也不是不認可那些獲獎的作家,而是心心念念對老先生們堅持的價值標準不理解,甚至耿耿於懷,難以排遣。以前莫言未獲獎時就議論紛紛,認為諾獎忽略中國,是一種“歧視”,及至獲獎,又認為評獎難以捉摸、不好把握。
這一回,好不容易出現一個拒絕領獎的個例,無疑暗合了很多人的心意,諾獎牛吧?還有比諾獎更牛的!這樣的群體性心理暗示,不僅可以暫時緩釋人們的酸痛感,甚至還有揚眉吐氣的暢快感。換言之,在很多人的意識深處,迪倫獲不獲獎似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獲獎了而不去領獎。
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認同自己願意認同的,只求合意,哪管真相——這或許是眼下很多洋葱新聞、烏龍新聞,乃至傳言謠言能夠大行其道的深層次原因。在這樣的心理機制驅使下,即便發現有些說法有問題,也會自動過濾掉,“從大處著眼”,在自我暗示的路途上裸奔到底。這樣的公共認知,令人擔憂。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找不到真相,只是不願意接受而已。一方面,當信息的話語權被分散到個體手中之後,每個人均可以根據自己對信息的解碼自由發表言論,在“碎片化”認知的氛圍中,難免被種種有蠱惑性的信息裹挾。看似熱熱鬧鬧的群體性狂歡,一旦繁華落盡,熱鬧散場,其精神價值實在是貧乏得很。
另一方面,專業媒體的缺位乃至主動投身一場場輿論狂歡,客觀上也加劇了信息泡沫的產生。以今年的諾獎為例,眾多主流媒體參與製造烏龍,而在真實的信息發布之後,不僅毫無愧意,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下一輪的傳謠之中,與其說這是在“搶新聞”,還不如說是在誤導公眾。
如果說個體有意無意會產生某種誤判,那麼專業媒體在熱點問題上“義無反顧”的誤判,無論有無主觀因素,均是責任的棄守與價值的扭曲。
當此信息駁雜、紛擾難辨的時候,尤其需要對真相的探究。即便是從提升公眾媒介素養的層面看,專業媒體也有更大的責任。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