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局部過剩?亂停亂放?一管就死?——三問井噴式發展的共享單車
新華社記者
下載一個APP、繳納99元至299元不等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時0.5到1元的價格解鎖自行車任意騎行……共享單車在大中城市的迅速走紅,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但隨著共享單車的井噴式發展,包括亂停亂放等一系列困擾城市管理的問題也開始出現。如何讓共享單車成為綠色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生事物的監管如何寬容與規範並舉?
局部過剩?不到一年投放10萬輛,存在“旱澇不均”現象
16日上午9時左右,上海地鐵漕寶路站的一個出口處,靜靜擺放著不下二十輛共享單車:橙色的摩拜、黃色的ofo、藍色的小鳴、綠色的優拜……從去年4月率先運營到去年年底,僅摩拜單車一家在上海的投放量就達到10萬輛,推動上海成為全球擁有最大規模智能共享單車的城市。
摩拜單車的成功吸引了後來者的加入。統計顯示,目前有逾20家創業公司殺入共享單車市場,超過40億元資本湧入這一領域。“公司今年一季度接到的自行車訂單,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量。”上海市政協委員、永久自行車生產方中路股份公司董事長陳閃表示。
按照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的預測,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共享單車總量可達50萬輛,而這距摩拜“試水”才僅僅一年多的時間。
“共享單車確實解決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但在資本的助推下,部分企業不考慮盈利情況大量投放車輛,將原來幾個人用一輛車的概念,變成了一人選幾輛車的現狀。”陳閃說。
才一年的功夫,共享單車就過剩了?部分共享單車公司並不這樣認為。一家共享單車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按照他們的估算,以城區面積和人口規模來看,上海的共享單車數量要達到100萬輛才接近飽和狀態。
雖然總量是否飽和不好判斷,但在部分區域,共享單車的分布密度確實超過了實際需求。特別是一些中心城區的地鐵口附近,共享單車更是如潮湧般出現。而在一些近郊,共享單車卻往往“難覓蹤影”,降低了市民定期使用的預期。
“和原來政府推的‘有樁單車’比,共享單車的優點是隨騎隨放。這容易造成單車在某一區域的大量集中,出現‘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現象,需要適度加大人工搬運的力度。”上海市人大代表厲明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