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業內稱七成超市下架食品流入電商平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0 11:05:27


 

  羅婧說:“這意味著網購食品細分市場已初步形成,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機遇的背後,則是市場風險的累計和爆發。”

  七成超市下架食品流入電商平台

  在珠三角一帶擁有新西蘭牛奶、澳洲牛肉、雲南米線等多個品牌“一級代理權”的代理商張曉波坦言:從牛奶、牛肉的銷售來看,網絡食品銷售出現消費者買到“過期食品”的情況不足為奇,這是因為我國食品監管措施使不少在超市上下架的食品進入互聯網電商平台。

  張曉波以新西蘭牛奶為例,剖析了“超市下架”食品流入電商平台的路徑:

  海外液態奶的正常保質期也就是10月到12個月,從生產環節到運輸進入國內,要花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從封關冷藏到開關審驗,也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從物流運輸到超市上架,還要一個月時間,超市要求的食品銷售期是“不過半”,也就是說保質期超過一半時間的必須全部下架,這就意味著液態奶在國內超市上架銷售的時間只有3個月。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專家韋萬春介紹,按照國內嚴格的食品監管措施,超市不管食品何時上架,只要保質期只剩半年,就要求整體下架,超過半年時間,液態奶就是折扣再低,也不會有超市願意銷售。

  張曉波坦言:“電商平台、超市渠道、高附加值的個人積分抵扣等渠道我都布局過,根據我經營多年的判斷,七成以上的‘超市下架’食品,通過電商平台進入消費者購買領域。”

  廣西食品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吳佩說:“超市下架的食品仍有相應的保質期,但由於營銷和流量的壓力,絕大部分網絡食品電商不會在醒目位置標出食品銷售的安全期,而是以‘低價促銷’‘跳樓折扣’‘瘋狂刷單’的方式,在電商平台、朋友圈等領域銷售。加上物流的問題,等消費者從快遞拿到食品,也就過了保質期。”

  “重複消費”成最大障礙

  記者對多地網購群進行的調查表明:“重複消費”成為食品電商消費的最大障礙。

  記者加入的一個“風幹牛肉”網購群有500多位網友,在長達半年多時間裡,網友們嘗試購買了126家不同電商的風幹牛肉,最終的結果還是沒有穩定的電商獲得“一致信賴”。

  廣西師範學院傳媒系資深學者方邦超在過去半年多時間購買了130多種各式各樣的網絡食品,從鴨腳、鴨脖子到風幹牛肉,從巧克力到蛋糕……發現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裡熱銷的“自制時令食品”,不少都是一無生產日期、二無質量合格證、三無生產廠家,屬於典型來路不明“三無產品”。

  方邦超告訴記者,一些來自電商的“土法黃糖”“土法榨油”“土法紅薯幹”等都是用簡單的塑料袋包裝,沒有任何生產標誌,卻能夠在“朋友圈”裡火爆銷售;一些正常渠道需要冷藏的食品,在沒有任何真空包裝、冷鏈的情況下,通過快遞公司同樣暢通無阻。

  記者採訪的不少網友認為:難以對食品電商產生“品牌信賴感”,這是造成不願意在同一食品電商中重複購買的關鍵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