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春節前夕記者走訪東北玉米產區發現,只有及時售糧、科學儲糧、產後服務都到位才能確保增產又增收——
春節臨近,東北地區的農民手握糧食,卻難說心中不慌。去年10月新玉米上市以來,玉米價格持續下滑,農民惜售心理嚴重。但是,農戶儲存條件有限,庭院壞糧風險增加。對於一向重生產、輕產後管理的農民來說,做好糧食產後科學管理,根據市場需求把握銷售節奏,提高議價能力,既關係到農民種糧收益,又關係到玉米市場化收儲制度改革的成敗。
引導及時售糧——
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農民把玉米儲存起來待價而沽,以期實現種糧收益最大化。但是,如何把握銷售節奏,始終是農民的一個軟肋。記者在東北地區採訪時了解到,黑龍江、吉林等地糧食部門密切關注玉米價格走勢,指導農戶適時出售糧食,爭取好糧賣好價。
據了解,早在新糧上市之初,玉米價格已處於相對高位。一些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售糧。吉林省榆樹市田豐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陳卓是一個極具經營頭腦的人。去年合作社種植680公頃玉米,濕玉米產量6000多噸。合作社有300個科學儲糧倉,每個倉能裝1公頃玉米。但是,陳卓考慮到玉米市場行情不會太好,儲存玉米風險太大。早在去年11月中旬,就以每斤0.58元的價格賣掉了濕玉米。目前,榆樹市濕玉米價格已經下降到每斤0.50元,他周邊大部分農民還是沒有賣糧。
一般來說,每年新糧集中上市都會導致糧食價格出現階段性下滑。以往糧食價格一旦低於臨儲價格,國家就會及時在東北地區啟動玉米臨儲收購。但是,去年以來,失去托市政策支撐的玉米價格持續下滑。2016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間,黑龍江綏化市國標三等玉米平均價格為每斤0.675元,吉林鬆原市為0.725元,遼寧錦州為0.848元;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間,黑龍江綏化市國標三等玉米平均價格為每斤0.661元,吉林鬆原為0.663元,遼寧錦州為0.776元。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春節前農戶售糧高峰來臨,產區玉米供應壓力較大,後期東北玉米價格仍將下行為主。
對於持糧待售的農民來說,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把握銷售節奏,就顯得尤為重要。黑龍江綏化市副市長李福軍告訴記者,為了引導農民及時售糧,綏化市縣兩級糧食局大力宣傳國家糧食購銷政策和市場價格信息,定期在綏化電視台發布域內主要企業收購價格信息和國內主銷區價格信息。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習銀生認為,農民還應該不斷提高市場意識和風險意識,主動跟市場對接,特別是種糧大戶更要有商品意識,要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發展訂單農業,避免盲目生產。要靈活把握銷售時機,不易保存的玉米應適時出售,有倉儲條件的農戶,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把握銷售策略。積極調整生產結構,適當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多種效益較好的其他農作物。
做好科學儲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