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圖(中評社記者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中評社報道)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於3月9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李守鎮:我這裡有兩組數據,一是剛剛過去的2017年春節,615萬中國出境遊客境外消費達1000億元,人均花費是其他國家遊客的3.5倍,從奢侈品到電飯煲、馬桶蓋,無所不買。要知道,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 國,有約22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大國。千億元購買力“肥水外流”的背後,正是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尷尬所在。在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品質消費迎來爆發性增長 的今天,我們靠什麼收複人心、留住消費?二是由於產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我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於美國的7.4%。以2015年為例,我國單位勞動產出7318美元,世 界平均水平是18487美元,而美國是98990美元。簡單地說,一個美國人創造的財富,相當於我們13個人創造的財富,這也是我國工業製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國製造 2025》號角吹響的今天,我們靠什麼贏得主動、成就夢想?
縱觀世界工業發展史,凡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到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可見,要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華麗轉身,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大國工匠”已是當務之急!
據此,我代表全國總工會提幾點建議:第一,切實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舉措落實到位。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從黨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為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應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高度,把建設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應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以解決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和主抓手,不折不扣地將《改革方案》落到實處,盡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
第二,構建高素質產業工人培養體系。目前,我國職業院校中技工院校超過2500所,職業培訓每年500萬人次,但職業教育投入不足、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依然突出。應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加強職業技能教育的財政投入。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讓職業院校真正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制定實施企業職業教育的激勵政策,引導企業根據行業發展規劃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制定和落實本企業技術工人培養規劃。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應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依法保障產業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權利,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
第三,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全國總工會和中央電視台聯合推出《大國工匠》紀錄片等系列節目,社會反響熱烈,“工匠精神”成為高頻熱詞,但是,社會上重學歷輕技能的觀念並未得到根本扭轉。應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時代主旋律。要切實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叫響做實“大國工匠”品牌,讓全社會都感受到當技術工人的榮光,進而引導社會認知、社會行為、社會風氣,改變“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培育尊重勞動尊崇技術的文化土壤。總之,當“金藍領”成為每一個技術工人的自覺追求,當家長對孩子選擇做一名工人感到自然而然,我們實現製造強國的目標就有了堅實的根基和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