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作為民生發展的重中之重,備受關注。為了給食品安全加“保險”,開設餐廳,都要領取《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申辦《餐飲經營許可證》,以及《營業執照》。但面對營業政策高壓,總有商家“見縫插針”。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居民區的大型餐館會將早餐服務外包給個體戶。個體戶每月交付千元的費用即可在餐廳內完成製作早餐、銷售早餐的服務工作。而此次被市食藥監局查處的臥底火鍋店就是作為“宿主”,接納了另外7家門店的入駐。
互聯網帶來了諸多便利,外賣平台要求入駐商戶提供證照信息,但問題證照卻越來越多。2016年曾有媒體報道,上海餐飲街的10多家商戶入駐網絡訂餐平台的地址與證照均一致,而事實上,這些餐飲商戶的地址相距約數十公里。餐飲店“掛羊頭賣狗肉”屢禁不止。
業績壓力催生違法行為
小餐館的衛生、安全管理機制受限、辦證難,成為制約小餐館走向正規合法經營的一大難題,而小門店“寄居”大門店的現象頻被曝光,小店取締同時,品牌餐飲的口碑也受損。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證多店對食品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同時引起食藥監部門的重視。另外,網絡訂餐平台之間存在競爭,為拉攏商戶入駐,會存在商戶資質審核不仔細的情況。同時,網絡訂餐平台並非專業審核機構,因審核不專業也易造成平台內存在一證多店的問題。
朱丹蓬認為,一證多店也意味著經營場所的共享,可為小餐飲門店解壓運營成本。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商家多以利潤至上,為謀取更多利益,便冒險經營。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商務副會長賴陽同樣認為,“借證”雙方都存在業績壓力,利益催生一證多店的違法行為出現,“一證多店屬違法行為,必須杜絕”。賴陽還表示,共享經濟大趨勢下,工作場所共享也逐漸被認可。但食品安全具有特殊性,證照共享必須禁止,同時違法行為也會給品牌門店抹黑。“日後,餐飲業的資源共享應當朝著工作場所合理共有,但資質、證照必須嚴格按流程操作,實現一戶一證。”尤其大城市,店鋪租賃可謂“寸土寸金”,而場所共享能夠實現更加高效的資源利用率。
朱丹蓬呼籲,法律要跟進市場發展,避免滯後性,平台要主動擔起審核、複查責任,為網絡訂餐市場上雙層“安全鎖”。商家更要自律,合法經營,消費者也要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規避不合法餐飲門店。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