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迎來最終接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17:31:13


 
  基槽疏浚如“海底綉花”

  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IV工區常務副經理、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廣航局”)總工程師陳林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海底沉管隧道基槽施工質量要求極高,遠遠超出了國際同類工程標準。

  為了實現沉管在海底的毫米級對接,對隧道基槽開挖提出了0米-0.5米的誤差控制範圍。“這樣的深度如此精度要求,堪稱‘海底綉花’。且之前,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疏浚公司有過類似施工經驗可供我們借鑒。”陳林說。

  全長5.6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基槽,最大底標高達近-50米,且其形狀實際上是個具有不同縱橫坡比、複雜多變的“鍋底形”海底基槽。在其正式動工建設前,中交廣航局於2008年12月就開始參與沉管隧道試挖槽原位試驗,整個試驗過程足足用了兩年時間。

  “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專用精挖船挖泥控制系統,船長通過計算機就能清楚地看到重達110噸的巨鬥在海底‘綉花’作業的過程。經過技改的專用清淤船採用‘定點蓋章式’清淤技術,能像‘海底吸塵器’一樣把基槽內的淤泥清理乾淨,讓沉管作業始終在乾淨的海底環境中進行。”陳林說。

  半剛性管節設計開先河

  2012年,另一個難題一度困擾著島隧工程的設計師們——33節沉管,標準管節每節達180米長,如果採用A方案——剛性管節設計,在海底複雜的環境中,沉管很有可能因為受力不均而開裂。

  如果採用B方案——即節段式管節設計,允許其發生小規模扭轉,在深埋式沉管占據2/3的情況下,就必須隔幾年進行一次清淤回填,這將產生巨大的成本。

  究竟選A還是B?

  解決問題的是島隧項目總經理林鳴,他選擇了C。某天半夜,他突然給設計團隊發了一條短信:試試半剛性結構。

  “我們一聽,這是好方案啊!”梁桁說,半剛性結構沉管的提出,同樣開了國內外之先河,但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為了達成一致共識,設計團隊請了六家單位以“背對背”的形式,獨立計算驗證,最終證明了半剛性結構是可行的。

  而在四年多的施工中,半剛性沉管結構也證明了它的確“了不起”:33節沉管已經安裝完畢,沉管隧道還是滴水不漏。

  “世界上沒有一條海底隧道,敢像我們這麼說,滴水不漏,很多隧道施工都需要開泵排水。”梁桁不無自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