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越來越令人憂心。
清華大學最新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養老保險基金已出現當期的資金缺口,並動用累計結餘來“保發放”,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已經進入三級風險區(最高風險評級是四級)。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23日舉行的2017清華養老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處於差等空間,如不盡快對制度進行調整,一旦把累計結餘用盡,養老保險基金將面臨著崩盤的風險。
這已不是學者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警示。去年末,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執筆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中提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即“空賬”)達到47144億元,而當年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額只有35345億,這表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資產和負債之間缺口會越來越大,預計在不久將來,基金累計結餘將會被耗盡。
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曾被認為是改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的一劑良藥,不過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由於難以平衡不同地區的利益,在全國統籌方案制度設計上,現實主義打敗了“理想主義”,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將讓位於中央調劑金制度。
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性差
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每年都會發布《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指數報告》,中國養老金發展指數是這項指數的六個分類指數之一,該指數意在評價養老金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效率性和持續性與目標的距離,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
這項指數的負責人—清華大學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廣君介紹,2015年,養老金指數除了公平性稍有提高之外,效率性和可持續性都出現了明顯下降。
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參保率分別提高了0.7和3.32個百分點。享受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職工人數和城鄉居民人數增加了608萬,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制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