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一鳴:各界對新一屆的特區政府都有不同的期待。 |
“一國兩制”二十年的變與不變
--香港新聞聯副主席郭一鳴 來源:香港《超訊》
曾經香港GDP相當於中國大陸的1/4,而今天不到3%,這是一個變化。事實上,大陸全面開放以後,香港作為中介、視窗、示範的作用在減弱。
1997年6月30號晚上,我在西環的《新報》編輯部,等待7月1號淩晨回歸那一刻。20年前的情景,我記憶猶新。在座很多人都親歷過,我的觀察簡單來說,有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在20年來的社會和經濟的變化,特別是經濟上的量的變化,縮小了和香港的距離。回歸前,曾經香港的GDP相當於中國大陸的1/4,而今天不到3%,這是一個變化。事實上,大陸全面開放以後,深圳直接和世界接軌,過去需要香港作為中介、視窗、示範的作用都在減弱。
香港與內地最大的變化,是20年前回歸那一刻,內地是用一種仰視羨慕的眼光來看香港,包括經濟、民生和制度。而今天更多的是用一種平視的角度:有人質疑為什麼到香港旅遊需要簽證,而香港人到內地就不需要。過去不存在的問題,今天就成了問題,是因為心態改變了。20年來,一國的發展拉近了內地和香港的經濟民生各個方面的差距,以至於從一國看香港的心態、角度發生了改變,這是一國的改變。
上京述職是兩制的獨特產物
兩制方面,我們也看到,香港回歸20年來還是有些變化。比如大家最關心的政制上的改變,我們經歷了一次政改方案;區議員的任命已取消,所有的區議員都是民選的;立法會的直選元素,比回歸前也新增了。這次的特首選舉,如果我們回憶第一次的董建華選舉的時候用唱票,然後在黑板上一棟一劃來畫一個正字,那麼今天的這個民選的因素也新增了。當然也發生了一些比較深層次的變化,比如說港獨的這樣一種勢力,在回歸前恐怕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就是一國和兩制都在變化。
剛才講到不變,我覺得可以從一張照片可以反映出來,去年梁振英到北京去述職,新華社發了一張照片,是梁振英坐在旁邊、習近平主席坐在中間,後面是國旗。過去特首上北京去述職的,是兩個人同時坐在一邊。其實這就反映了回歸20年,中央和香港一些微妙的地方。原來的兩個人客客氣氣平起平坐這樣一種述職形式,變成了主和賓、有主有次的形式了。一個不變的,就是述職這樣一種形式是兩制特有的。我們沒有聽說過北京、上海的市委書記或者市長要向北京述職。述職是兩制的產物,這個回歸20年來一直沒有變,所以這張照片反映的是20年來變和不變的一些微妙。
社會確有不滿。一方面,內地人來香港,覺得香港對他們的態度比過去不友善。而香港人也有很多不滿,比如說在政治上民主派要求真普選,沒有實現,政改也被推倒了,一人一票現在沒有了。但在我看來,還是有一些正面的東西,包括兩制的核心內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沒有變。
對於這些不滿和問題,各界對新一屆的特區政府都有不同的期待。泛民提出要重啟政改,重新通過普選,建制派提出為23條立法,這些訴求肯定是眾口難調。新一屆的特首需要清楚認識,不在過去的政治糾纏,修修補補各種各樣的裂痕,最後可能都達不到目的。要解決香港的現實的問題,不要一味的去回應,或者說順著所謂的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