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時期:政策研究型智庫
美國國內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批智庫出現在20世紀初,此時美國處於歷史上的“進步主義時代”,是飛速發展和變革的時期,也是社會問題比較突出的時期。美國在內政外交上都碰到一系列問題,非常需要一些獨立的機構來提供沒有偏見、能夠解決一系列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的政策建議,來致力於公共利益,解決政策問題。於是早期智庫應運而生,專門為兩黨、政府出謀劃策的知識專業生產學者也應運而生。1910年,知名的工業家安德魯·卡內基建立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1916年美國第一個私營研究機構——布魯金斯學會成立;1919年,後來擔任了美國總統的胡佛建立了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1921年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建立;1943年美國企業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成立,後來成為美國企業研究院。這些智庫雖然成立的背景不同,但資金都主要來源於基金會、企業和個人,其目標都是為美國發展獻計獻策。這一時期的智庫追求研究的客觀、獨立,不直接參與政治,而是通過出版書籍、研究報告等間接影響政策,因此這一階段的智庫又被稱作“政策研究型智庫”。它們的目的是使政府這個“公共的合資企業”更加高效,更具有專業水準。這一時期成立的智庫大都從事長期性的政策研究,致力於把科學知識運用於研究和解決廣泛的公共政策問題,通過提供一些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報告,通過著作出版、刊物發表等方式將研究成果告知決策者,為政治人物提供建議,分析外交事務的發展進程,預測社會當下面臨的緊急挑戰和各種可能的發展趨勢,通過研究成果告知決策者和民眾政策選擇潛在的後果,讓決策者進行取舍。
20世紀40—60年代:政府合同型智庫
二戰後,在美國塑造新一輪全球化的過程中,有許多二戰遺留問題和冷戰問題需要解決,美國政府開始重視由工程師、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及社會學家相結合產生的綜合研究成果,因而迅速出現大批與政府簽訂研究合同的智庫。這一時期很多智庫是美國戰時戰略研究機構保留下來的,由美國政府進行資助,如1948年建立的蘭德公司就是在安全領域研究和保護美國利益的公司,還有1961年成立的哈德遜研究所以及1968年成立的美國城市研究所。這些智庫多依靠承接政府研究合同以獲得資金來維持機構的運轉,因此這一階段的智庫又稱作“政府合同型智庫”。由於二戰之後美國政策制定者需要利用智庫客觀、無偏私的專長和見解,提出一整套比較持久、完善的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智庫也就成為了重要的思想輸出平台。這些智庫的研究經費主要來自於政府,其研究成果也特別受到政府的重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蘭德公司。雖然是獨立的智庫,但蘭德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上還是為美國空軍服務。受到蘭德公司成功的激勵,其他一些智庫也開始為政府承包研究項目。這類智庫對研究者的學術水準要求很高,主要採取直接向政府機構提交研究報告和年度報告的形式,很少向一般大眾公布研究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