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承柯 |
包承柯: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方略來處理兩岸關係
如何正確認識十九大報告中涉台方面的內容,可以與十八大報告相對比。十八大報告的主題是兩岸和平發展,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當時馬英九為首的國民黨當局。十八大報告在“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前提得到兩岸基本接受的情況下,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但現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對台政策,台灣的政治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2016年5月上台的民進黨當局在“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問題上態度模糊,不願意明確表示兩岸同屬一國。因此,若跟十八大報告相同地提出“和平發展”為主的對台方針,是無法面對變化了的台灣現狀。兩岸需要首先就“一個中國的原則”產生共識,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對話。因為現在在台灣掌權的民進黨有著“台獨”內容的黨綱,因此十九大報告對台政策主題就是要針鋒相對地提出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目標。這既符合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一中原則”,更能體現未來兩岸所面臨的共同目標。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涉台部分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和平統一”,並把和平統一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這是十九大報告的對台政策比十八大報告的對台政策更為進一步的表現。十九大報告中所提的和平統一,強調的是在中國大陸本身的發展過程中實現統一,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進程中實現和平統一。推進兩岸的和平統一是大陸對台政策的長期目標,更是我們在實現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這是一個宏偉的積極的戰略構思,要實現這一戰略構思需要我們既作好社會經濟本身的發展,又能在發展的進程中吸引台灣人民,增加兩岸和平統一的動力。
兩岸和平統一關鍵取決於大陸本身的發展
在十九大報告中,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為未來治國十四項方略之一,這也構成了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基本思考。“和平發展,一國兩制”的方略有一個基本的堅持,就是兩岸是一國。“一國兩制”中的“一國”就是依據“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基本原則。這一概念在台灣問題上包含了以下幾個重要的含義。
第一、這反映了中國歷史上雖然出現過1895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但在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國際社會依據《開羅宣言》的安排,台灣重新回歸中國的歷史背景;
第二、這反映了1946年開始出現國共內戰後,原在中國大陸上的國民政府因戰敗,退居至台灣,1949年中國大陸出現了新的政權: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原民國政府被取代後,在台灣形成了原民國政府的殘存政權治理著台灣。這些變化都沒有逾越一國中內部紛爭的邏輯範圍;
第三、兩岸在經過了長時間不往來之後,在1992年形成的兩岸同屬一國的“九二共識”,再次確定了兩岸同屬一國的事實; |